[田间示范秀]苹果园里烦恼多。一谈起苹果,相信许多人皱起了眉,今年的苹果确实有点贵,十几元钱一斤的苹果到处均是,许多人感慨,这苹果都比肉贵,真是吃不起啊!但你知道是什么 因素酿成的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 因素就是客岁年初,全国许多苹果产区都赶上了倒春寒,所以引起果树大面积减产,物以稀为贵嘛,产量少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花量大 果农愁
然而客岁的倒春寒使得树体没有被消耗的养分就积累了下来,再加上果农管理上并无松懈,就引起了今年苹果树开花的量非常大,开花量大了,预示着今年确定是个丰收年!
但是客岁花量少,果农们愁,今年花量大了,果农们更愁!因为花量大会消耗树体的营养物质,引起苹果个小、品质不佳,商品价值不高!
陕西省洛川县是苹果栽培大县,是苹果优生区之一,全县64万亩的耕地中,有50多万亩均是苹果,这里的果农今年也面临着苹果树花量大的问题。
许多果农只能一个个摘,费时费力,要是雇人工一天150元到180元,还要管3顿饭。那有没有措施帮果农解决这个问题呢?爱拍短视频的“牛人”牛在哪?其实在去洛川之前,我们的帮小哥就打听到了一位技术牛人——袁晓亮。他在当地有个响当当的名字——“洛川亮哥”。这位牛人不仅技术牛,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爱拍摄短视频!
怎么样,这位袁老师还真不是一般人,那他真有方法解决花量大的问题吗?我们的帮小哥在庙会附近的一片果园里,找到了袁晓亮。他正在给当地果农讲课,讲课的主题是一项农业技术——花前复剪,而这项技术正是当下果农需要的,能解决苹果树花量大的问题。也就是赶在苹果花开放前,抓紧时间再进行一次修剪,只要动了这次剪刀,早先疏花的工作量就能大幅度地减少了。
讲花前复剪技术袁晓亮用到了两个道具:一个是筷子,一个是吸管。筷子的作用在于选出梦想、合格的结果枝长度!吸管的作用在于给大家讲清楚结果枝粗细背后的原理!最后就是要将苹果树上的老枝、弱枝、病虫枝、过密枝都剪掉,为了方便果农记忆,袁晓亮还编了四句顺口溜!
袁晓亮在洛川当地有名,不仅仅是懂得个别栽培技术,最关键的是他在当地发明晰一种栽培模式——乔化密植模式,让家里的九分地产出了12800斤的苹果,并且管理起来方便快捷。这件事根据当地人的话说,轰动程度相当于在洛川发射了一颗卫星!
而认真看他种的这些树长相还很奇怪!一排排的树像立着一根根的杆子,说实话不咋像树,倒像是种在地里的盆景。
日本之行,研究出九分园
他当初做这件事源于一次去日本的经历。
2006年袁晓亮赴日本考察学习苹果栽培技术时,看到那里的果树苗条,但产量很高,满树的果,一棵树的产量达到200斤,一亩地栽培着110棵树,亩产能达到20000斤,并且苹果个头均衡整齐,这深深刺激到了他,决心要研究自己的一套新模式。通过几年的奋力,终于做出了现在的这个九分园!
差别寻常的九分园,在这个九分园,我们发现了三个差别寻常的地方:
第一个区别寻常:永不相见的“爸爸”与“儿孙”
这些树枝条都很短、许多,但不粗、不密集,走在果园里根本不用弯腰,这是袁晓亮自己摸索出的一套剪枝对策。
袁晓亮形象地把苹果树的各种枝条比作了血脉关系。老的苹果树,枝条是一级一级的级次关系,如果把主干当做爸爸,主枝就是儿子、侧枝是孙子、结果枝就是重孙子,每个辈份的孩子都要分走个别爸爸的爱,当然最后的果实得到的爱就少了许多。而如果主干爸爸直接把爱都给了重孙子,那这样的果实得到的爱最多,长得也确定是最好的。
袁晓亮一步一步摸索了不让“爸爸”见“儿孙”的对策,也就是从小树开始,树干上就要多留个别枝条。
第二个差别寻常:小小玉米芯,有着大作为!
这里面又有什么考究呢?
洛川是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旱塬地区,能用于果园灌溉的地下水也比较缺少,能多保住土壤里的水,减少蒸发,让果树能从土壤中深处汲取水分就特别主要。用玉米芯铺在树盘的周围,赶上降雨下雪,玉米芯有储水的作用,遇到旱的时候,又能够挡住土壤水分的蒸发,袁老师觉着用玉米芯来保商又省钱好处还多。
第三个区别寻常:果树旁边“洞藏玄机”
这土洞有什么用呢?原来这树下面一个个的洞是袁晓亮给果树设计好的施肥坑。坑里面埋着的各种桶,上面匀称的分布着小孔,有垃圾桶、有效过的油桶。
九分园里有这么多的地下洞,在施肥上就很省事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每次都要在每棵树下开出一条条的沟,或者挖开一个个的坑,施肥后再把土填好,现在埋在地里的这些桶就成了固定的施肥坑了。
这小小的九分园门道、机要还真不少,逛逛瞧瞧还有许多小发现!这九分园的背后还暗藏着如何的科学道理呢?敬请关心本期节目《苹果园里烦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