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大、板结等,酿成土壤透气性差,而蔬菜根系生活在土壤中,若土壤环境不良,根系成长就会受影响,如根量少,根部病害多,使得根系整体功能降低,汲取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就会酿成地上部植株养分失衡,病害多发,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若菜农采用全棚覆盖地膜的方式,又会下降土壤透气性。
那么,在蔬菜已经订植的前提下,怎样最大限度地改良土壤,提升其透气性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革新。
01常施微生物菌剂
结合实际状况,土壤透气性差,多有三种状况酿成。
一种是全棚覆盖地膜,在革新时,建议在地膜上打孔,或者撤掉操作行内地膜,改成作物秸秆或稻壳,以提升土壤透气性。
一种是土壤湿度过大,单次浇水量过大或浇水过频,易酿成土壤含水量高,土壤中空气含量下降,使得土壤中有益好氧微生物生命力弱或难以生存,相反,有害厌氧菌迅速繁育。此类状况下,就应改变浇水方式,结合“看天、看地、看植株长势、看地温”的四看浇水方式。
还有一种是土壤盐渍化,酿成的土壤板结。后两者能够经过增施、勤施微生物菌剂来改善,提升土壤中有益菌群数量,起到改良土壤,促根养根,促使营养二次汲取的作用。
02冲喷结合 准时补充植株营养物质
土壤环境差,根系功能不足,常常多次施肥后,起不到有用补充植株的作用,相反又加强了土壤中盐分的含量,尤其是中微量元素,受元素间拮抗作用,汲取使用率低,因此,能够经过喷施的方式进行弥补。
03增加病害预防 重点是根部病害
土壤环境不良,蔬菜易出现病害,尤其是根部病害多发,一旦发现蔬菜有萎蔫、死棵的状况,应立刻观察,找出真正的治病 因素,并准时用药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可用30%的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或50%的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灌根。
灌根时可配合适量的生根剂或甲壳素,促使伤根修复和再生。
值得小心的是,用药时应与冲施微生物菌剂坚持5~7天的间隔期,防止应用药剂后影响有益微生物菌的存活率。如先用杀菌剂防治和治疗病害,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冲施微生物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