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芦笋丰产栽培技术

时间 : 02-07 投稿人 : 虹瑜 点击 :

芦笋丰产栽培技术

从国内外市场看多年来始终供大于求,尤其是国外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高且稳定,初产品收购价每公斤保持在4~6元,常年每亩产量在800kg以上,是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最有效的途径。

芦笋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它和一般的蔬菜及农作物不同,一次播种、育苗、定植到大田后,可连续采笋10~15年,除第1年的资金及劳动力投入较多外,从次年开始,只需肥料、农药及田间管理的劳力投入。芦笋投产较快,定植第2年即可达到400kg,第3年进入盛产期,每亩产量可达到800kg以上。主要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1.地块选择。应避开前茬是桑园、果园或林地的地块。因为土壤内残存物经腐烂易产生紫纹羽菌,易传染给芦笋,产生根腐病而造成严重损失。芦笋耐旱怕涝,应避开地势低洼地带。

2.选择优良品种。应选择高产、优质、高效及适应性强阿波罗p1代杂交品种、紫色激情品种。

3.育苗。育苗时间以5月上旬开始或7月中旬开始为宜。如果大田育苗,因芦笋种子皮质厚,难发芽,须做催芽处理。具体方法为55摄氏度热水浸种15分钟,然后用25摄氏度温水浸种24小时,再催芽48小时,待5%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定植。要南北行定植,株行距以0.3mx1.3m最佳,定植密度每亩种1700株。定植前先按1.3m行距开沟,每亩沟施腐熟鸡粪1000kg、复合肥40kg,回填土到离地面15cm后,即可定植。

5.定植后的田间管理。定植后的田间管理目标是使幼苗快速生产,以便提早进入采笋期。具体措施为中耕松土和补苗、除草;合理套种,以矮生的花生为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及时防治病虫害;搞好清沟排渍,防止雨后积水泡根;地力不足时及时追肥。

6.采收。当地上茎高度超过1.5m之后或新出土的嫩茎基部多数超过0.7cm时,可开始投产采笋。采笋期间注意观察,当笋直径变细后,要停采留茎。为提高产量,可进行留母茎采笋。采笋期可不追肥,放茎时追施以钾为主的复合肥。采笋期要勤浇水,10天1次,隔行轮浇,浇小水。

7.休眠期。北方芦笋冬季地上部分变黄,在封冻前要浇封冻水。

8.病虫害防治

①虫害。虫害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两大类。对芦笋危害较大的地上害虫为负泥虫、蚜虫、蛾科害虫等。负泥虫防治可用弯尾姬蜂进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可喷敌百虫或溴氰菊酯等。蚜虫防治可用黄诱杀或银灰膜驱避。对芦笋危害较大的地下害虫为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4种。诱杀4种害虫的成虫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笋期严禁用药,生产期可根灌辛硫磷,每亩用400ml。

②病害。芦笋的病害也分为地上病害和地下病害。地上病害主要为茎枯病种褐斑病。防治方法必须采用综合措施。春笋采笋前彻底清园,烧毁残枝,每亩施敌克松2~3kg;合理采笋,防止植株变弱易感病;配方施肥,忌多施氮肥,多施农家肥;行间覆膜防止溅雨传染;停采放茎时,600倍的多菌灵和甲托交替喷洒4~5次。地下病害主要为根腐病。此病以预防为主,定植时避开林地、果园、桑园等地块,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促使根系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笋田做好排水防涝,发现病株后及时挖除,并用20%石灰水或敌百松进行土壤消毒。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