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白锈病发病叶片初期在正面形成淡绿色小斑点,后变黄色,相应的叶背长出有光泽的白蜡状小疱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后疱斑显著隆起,表皮破裂,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孢子囊),叶正面现黄绿色边缘不显著的不规则斑。后期发病叶片枯黄。 该病往往和霜霉病在同一植株上并发。花器受害肥大,花瓣变为绿色, 低温、多湿适宜病菌的萌发和侵入。
发病要素: (1)栽培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佳,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成长过嫩,抗性下降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下降,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低温多雨天气及高湿条件,雾重、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发病重。 (5)棚室种植的,时而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导致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重要防治和治疗方法: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进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种,水旱轮做最好。 (3)选用抗病品系,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育苗移栽或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下降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准时清理沟系,避免湿气滞留,下降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主要办法。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7)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未腐熟或带菌肥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恰当增施磷钾肥,增加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8)地膜覆盖种植,可防治和治疗土中病菌为害地上部植株。 (9)发病时准时清除发病叶片、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0)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升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为害与传毒。严禁间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避免水滴溅起,是避免该病的主要办法。 (11)在种球长到拳头大小时,恰当抑制浇水,增施磷钾肥。如追施过磷酸钙、草木灰、骨粉等,可增强抗病性。 (12)留种株花球长至2/3大小时,削去中央不易抽出的一些,只留旁边3个花枝,切口处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