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类选择
选择丰产、抗病、耐低温弱光、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系,在伊春市主栽的品类有长春密刺、津优及津研系列。
二、适期播种
伊春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3月初播种,苗龄期为45天左右,每667平方米大约用种150克。
1、床土预备:播种前配制好营养物质土,营养物质土可选用大田土(最好是葱蒜土或泥炭土)6份,腐熟的有机肥3份,腐熟的马粪1份,在养份土中加适量的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养分土配好后一定要消毒。生产上常用苗菌敌拌土,每立方米用量80~100克充分混匀,可防治和治疗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黄瓜根系再生能力弱,应采用养份钵或纸筒育苗,将养分土在温暖处堆放7~10天后装钵或筒,养分土离钵(筒)口1厘米左右,预先摆好营养物质钵或筒,覆盖1~2层地膜以提升地温。如地温太低可采用酿热物增温或电热线加温。
2、种子处理:将清选过的种子进行消毒,可用温汤浸种消毒或药剂消毒。措施如下:将黄瓜干种子用55摄氏度的温水浸种15分钟(堤防要同时不停地搅拌),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3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投洗几次放入28~30摄氏度水中浸种4~6小时,捞出沥净水后包好摆放于28~30摄氏度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翻动2~3次,使受热匀称,加强透氧量避免发霉。种子发芽后选择晴天播种。
3、播种技术:黄瓜播种时.要求5厘米深地温不低于15摄氏度,否则出芽慢而不齐,易形成烂籽征象,播种时打透底水,每个养份钵(筒)放一粒种芽,将种子芽端朝下插入营养物质土中,覆通过消毒的营养物质土1.5厘米,然后覆地膜保温保水。
三、培育壮苗
出苗前白天温度坚持28~32摄氏度,夜间17~20摄氏度,出苗后准时揭去地膜,白天降到22~25摄氏度,夜间降到15~17摄氏度,另外时间白天气温为23~25摄氏度,夜温15~17摄氏度。苗期地温尽可能坚持在20~23摄氏度。小心恰当通风,下降温度湿度,第一片真叶展开后,采用大温差育苗,昼夜温差坚持在5~8摄氏度,如遇间断阴雨雪天,应采用阳光灯或白炽灯补光。春天气温低,黄瓜雌花多,因此不用喷增瓜灵等药剂加强雌花。定值前7~10天宜炼苗,加大通风及降温幅度。
四、适期订植
在伊春市及其周边地区,单层膜普通棚室春黄瓜订植的时间约在4月20日左右,多层覆盖或有临时增温、保温等设施的棚室可恰当提前订植。订植前每667平方米棚室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00kg,地表喷绿亨一号或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有条件进行地膜覆盖及滴灌。选择晴天上午定值,订植深度以不埋子叶为宜,每667平方米订植4000株左右。
五、田间管理
1、温度调节:订植后5~7天密闭棚室,保温保湿,促使缓苗,棚内最高气温不高于35摄氏度,最低气温在12摄氏度以上,若温度太低,可在订植初期加二层膜或加盖小拱棚。缓苗后,棚内仍需较高温度,白天25~28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左右,最低不低于10摄氏度,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植株的长大,要小心通风,白天气温高于30摄氏度时恰当通风,夜间高于15摄氏度时,需加大通风量,遇阴雨天,恰当通风。
2、肥水管理: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并结合浇水施一次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用磷酸二铵15公斤,此后,中耕墩苗,至根瓜5~10厘米长时再选取晴天上午追肥浇水,但量不宜过大。早先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667平方米追尿素10公斤,根瓜采收后,每周浇一次水,进入盛瓜期,每2~4天浇一次水。
3、植株调解:小苗6~7片真叶时,植株易倒伏,应准时吊绳绑蔓,结合绑蔓准时摘除卷须并去掉根瓜以下的侧蔓,中上部侧蔓可留一瓜一蔓摘心,主蔓长到架顶,植株达23~25片真叶时摘心或放蔓,结瓜中后期应摘除大一些老黄叶,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出现。
4、病虫害防治和治疗: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选用抗病品系,培育无病壮苗,田间管理要严格,准时中耕锄草,增加肥水管理。在病害形成初期准时利用药剂防治和治疗。①枯萎病:用枯萎灵600倍灌根,5~7天一次,防效好。②灰霉病:开花期喷洒扑海因、速克灵等可有用抑制。③霜霉病:用普力克或克露交替喷洒防效较好。④白粉病: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面喷施。⑤疫病:用40%疫霉灵800倍液叶面喷施。⑥虫害:重要是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灭扫灵乳油2000倍液于虫子为害初期进行叶面喷洒。
六、采收
达到最佳商品性状时,准时采收,根瓜以早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