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以来,黄瓜价格一向维持高位。在北京八里桥、新发地等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目前蔬菜批发价整体上涨超一成,黄瓜价格更是明显上扬。山东一些地区黄瓜价格上涨50%——70%不等。在这个时候,农民更得抓住商机。不过黄瓜怎么种才能 保证高产优质呢?
第一章 黄瓜的生物学特征
种好黄瓜, 首先要了解黄瓜的成长特点,例如施肥、气温等条件,这对黄瓜高产、优质、抗病都有协助。
黄瓜的根系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其重要特性是:根系浅,一般分布在土壤20——50厘米,根系不发达,根量少,容易木质化,再生能力差,不耐冻,也不耐热。
黄瓜的花是两性花,在特定的温度下,特定的营养条件下,特定的环境刺激下,雌花和雄花能够互相转换。能够自花授粉,但传媒授粉成效更好,可使黄瓜品质好、产量高。
黄瓜对光、肥、气、热的条件如下:
光:黄瓜属于短日照作物,一般品系在日照时间8——11小时时成长良好,日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黄瓜成长不利。
水:黄瓜对水的要求很高,虽用水量大,但不耐涝。土壤湿度在60%——90%之间成长良好,新苗期为60%——70%。
肥:黄瓜喜肥,但不耐肥。因此,施肥应本着少量多次的施肥办法。每生产1000kg黄瓜,需要纯氮约3千克,五氧化二磷1千克,氧化钾2.5千克,氧化钙1.5千克,氧化镁1千克。花期还需要硼和钼的和谐。此外,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是黄瓜高产、优质的关键。
气:黄瓜要求土壤中有足够的空气。根系汲取二氧化碳,经过转换在叶部释放出氧气。也就是说,黄瓜要想成长良好,要求土壤务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热:黄瓜适宜成长的温度为10——32摄氏度,在25——28摄氏度成长最好,夜间温度15——20摄氏度最好。地温20——25摄氏度最适宜,地温低于10摄氏度时,根系成长受阻。在地温正常的状况下,黄瓜能耐短时间的低于零下2摄氏度的气温。气温高于32摄氏度,黄瓜成长受阻,长时间高于45摄氏度将严重减产,品质降低。
第二章 土壤处理技术
近年来,重茬栽培酿成许多病害形成,例如青枯病、枯萎病,还有根结线虫,对黄瓜产量影响比较大。
(一)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
解决办法:正确利用生物菌肥料和腐熟的有机肥料。防止利用生鸡粪、猪粪、鸭粪等没有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目前,许多地方利用生粪,酿成土壤中根结线虫严重出现,因此不能施用生粪。
(二)微量元素缺失,大量元素过盛。
解决对策:搞好土壤化验,进行配方施肥。补充中微量元素。
(三)作物自毒征象。
重茬问题还会酿成作物的自毒征象,作物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吸取营养物质,还要分泌一定的毒素到土壤中,毒素的积累会损害根系。
解决对策:在实际生产中,多施用微生物肥料,对土壤会起到一个不错的解毒作用。
(四)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酸化会对作物根系酿成损伤。土壤酸化基本是.因为长期施用中性、酸性肥料,这样还容易酿成次生盐渍化。许多棚室都发生了下层土壤酸化,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征象,重要体现为:白霜、绿苔、红霜,这三种土壤都不利于作物成长。
解决对策如下:
酸性土壤处理:合理施肥,酸性土壤适用弱碱性和中性肥料;用石灰或沸石等处理;多利用生物有机肥、腐殖酸肥等,以平衡土壤酸碱度,缓冲土壤酸化带来的根系损伤。
碱性土壤处理:合理施肥;应用酸性肥料(石膏、硫磺等);多利用生物菌和有机肥料,缓冲碱性带来的伤根征象,平衡土壤酸碱度。
由于石灰、石膏等化学品对作物的伤害较大,因此应多利用微生物菌和有机肥来中和土壤的酸、碱性。例如腐植酸,腐植酸的吸附能力比较强,近年来大量的试验示范发现,腐殖酸对于改良土壤酸碱性,成效较好。
第三章 配方施肥技术
中国从2004年就在全国进行土壤化验和配方施肥工作,这些年全国各地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对每家每户进行土壤化验目前还难以实现。
按照作物的吸肥原理、汲取量进行施肥,需要多少补充多少,不能过多,也不能缺失。按照目标产量配方,进行科学施肥。
目前,许多地方对大量元素当中的碳认识不足,在配方施肥时,忽略了碳元素的补充,氮磷钾元素的吸取不足,作用发挥不出来。在土壤根系周围,大量利用个别腐植酸等含碳元素比较充盈的肥料对提升产量、提升抗病性是非常有用的。
配方肥不仅仅是简单的氮磷钾的配方,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有机质、生物菌等都需要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提升作物根系的抗病性、抗虫性,为提升产量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章 新型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黄瓜霜霉病、疫病、角斑病均是老病害,最近几年常出现的还有黄斑病、流胶病。
(一)黄瓜流胶病的产生与防治和治疗。
黄瓜流胶病不是单单因为流胶酿成的,而是许多病害形成早先管理不妥、微量元素缺失,或过多施肥酿成的。
出现起因:管理不善,湿度大,放风不准时,过于干旱,或浇水过量,或者是温度抑制不合理,都会导致流胶病。病原菌的存在或形成了流行病、疫病、蔓枯病等,酿成伤口破裂,这样其他的病毒也紧接着进入植株体内,使病情逐步加重。因此,这些年流胶病比较难防治和治疗。
防治和治疗对策:流胶病重要是预防为主,得病早先,网络上的治疗对策尽管许多,但是成效都不尽人意。形成流胶病再去防治和治疗,是一种被动的办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升黄瓜的自身抗病害能力,让它的根系发达,让它可以健壮成长,从而提升抗病能力,其他的疫病、溃疡病等流行病就没有了,自然流胶病也就不会出现了。
客岁,国家农科院进行流胶病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是一种细菌性的疾病,那么如何防治和治疗流胶病呢?如果是土传病害,那就必需要在土壤中施用微量元素都配合好的有机微生物肥料,从而减少氮肥的利用量。作物的抗病性提升了,没有病害的形成,流胶病自然就少了。
(二)黄瓜根结线虫的形成与防治和治疗。
产生起因:应用了带虫卵的有机肥;土壤环境适于根结线虫的产生与繁育。
根结线虫是怎么来的?大约在最近10年,大一些农户经过施用生的动物肥料(生鸡粪、生鸭粪、生猪粪或者部分厂家没有加工好的有机肥料),把这类虫卵或者是成虫带进了土壤,使其在土壤中大量繁育。最近几年土壤大量利用化学肥料,酿成土壤酸化,然而根结线虫就是在pH值4.5——8之间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环境下生存。
防治和治疗办法:化学防治和治疗(用噻唑磷等)。
生物防治和治疗(淡紫拟青霉等):能够用大水漫灌。在作物栽培之前对土地进行大水漫灌再铺上塑料薄膜进行封杀,这样操作一次防治和治疗效率基本就能够达到95%以上,成效比较梦想,成本也比较低,操作也简单。
也可使用噻唑磷等化学防治和治疗。但是根结线虫一旦进入土壤,要想所有杀掉是不可能的,根结线虫一旦遇到有毒的物质会有一一些钻入更深的无毒土壤,药效消逝后它们又会上来。所以一旦发现土壤中含有根结线虫,不论用药还是灌根,都不会100%根除,只能减少产生。只要环境不利于它的繁育,那么为害就会大幅度减轻。
最好的防治和治疗根结线虫的办法还是生物防治和治疗,以菌治菌、以虫治虫。目前国际和国内已经认定白僵菌等微生物菌对根结线虫有一定的防治和治疗作用。那么今后在有科学依据的状况下,能够把相应的有益菌加入配方肥中利用,但不可自主盲目利用各类微生物菌,因为任何两种微生物菌在一起都有可能出现颉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