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蒜苗价堪比鸡蛋

时间 : 02-26 投稿人 : 誉琛 点击 :

蒜苗价堪比鸡蛋

“以前几毛钱的蒜苗,现在和鸡蛋一样贵了。”市民蒋女士面对这几天的菜价,表示压力很大。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菜市场发现,1元蔬菜已经基本退出人们的视线,蒜苗的价格更是堪比鸡蛋,韭黄等冬季蔬菜已经提前进入“高价区”,身价翻两番。

市民:鸡蛋蒜苗一个价

12月5日,刚从张掖路菜市场出来的蒋女士,手里只提了几根蒜苗和一小袋青椒,边走边念叨着:“现在菜都吃不起了,蒜苗都和鸡蛋一样贵了。”走进市场,记者随机询问几家卖蒜苗的商贩,蒜苗的价格都在5—5.2元之间。而摊位对面的鸡蛋每斤也是5.2元。除了蒜苗,兰州市民在冬季喜爱的韭黄也是价格不菲,品相一般的韭黄每斤也要卖到15元。一位正在买菜的女士一边摇头一边说:“去年也就八九元的韭黄,今年涨成这样,菜真是一年一个价啊!”

商贩:蔬菜太贵畅销难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菜市场发现,不仅市民感慨菜价高,商贩也为此心烦。菜价天天涨,他们的收入却没有因此而增多。

“我们去批发韭黄,都是一捆扎好,里面全是泥土,回来我们还要自己整理,这样下来我们几乎不赚钱。”一位商贩为难地说,现在蔬菜的进价就贵,到了菜市场价格高得卖不动。卖菜本来就是薄利多销,可现在因为没有销量,他们的收入也跟着缩水。这位商贩说,之所以现在市场上卖韭黄的商贩没几家,就是因为太贵卖不出去。“以前都是快到冬至节的时候,韭黄才会卖出这么高的价钱,但不知为什么今年一进12月,韭黄提前贵起来了。”

市场办:本地菜未上市导致价格高

原本每斤3—4元的韭黄现已每斤销售15元起,蒜苗也从过去的每斤2.5元涨至5元起,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一月之间身价齐涨翻两番?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张掖路菜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冬季菜品都是外地菜,本地菜如韭黄要等到临近春节才能上市,到那时,菜价会比现在更高。

上一篇:金针菇基腐病防治 下一篇:黄秋葵价格

相关文章

  • 全国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
    全国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

    黑龙江省尚志市黑木耳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黑木耳主产地之一。本届会展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黑木耳产业的创新成果,吸引了近200家参展企业。还吸引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食用菌开发的企业代表及台湾地区的食用菌业界代表团到会交流。据悉,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黑木耳消费呈现增长势头,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黑木...

    719 木耳 木耳行业资讯
  • 鸡蛋和土豆能一起吃吗?吃多了有什么坏处?会胖吗?
    鸡蛋和土豆能一起吃吗?吃多了有什么坏处?会胖吗?

    鸡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了,其蛋白质含量非常高,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吃适量的鸡蛋好处多多。网上有很多关于鸡蛋和土豆一同食用产生不良反应的传言,这是真的吗?是否能一起吃呢?鸡蛋吃多了有什么坏处?会不会发胖?一、鸡蛋和土豆能一起吃吗?鸡蛋和土豆是可以一起吃的,一种是富含蛋白质,另一种是淀粉物质,一起...

    689 蔬菜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技巧
  • 水稻秧苗叶片发黄怎么办
    水稻秧苗叶片发黄怎么办

    “不知道什么起因,今年栽秧后,秧苗一向长势比较弱。现在,田里的苗子产生大面积的叶子发黄,成长不太好,真是不知道啥 因素酿成的?”近日,在大足区中敖镇三桥村6组,忙着在秧田时施肥、灌溉的村民于劲寿父子俩告诉笔者他们的困惑。“往年,插秧前在田里施足一次基肥就能够了;今...

    2854 种蔬菜技术 蔬菜种植注意事项
  • 秋种甜玉米高产种植要领
    秋种甜玉米高产种植要领

    甜玉米籽粒皮薄汁多,含糖量高,是众多玉米品系中较受消费者青睐的保健食品。秋种如采用泥丸育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等配套技术,亩产鲜苞可达800kg以上,生产效益明显。秋种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简介如下:  一、选择良种  可选择粤甜3号、佳美1号、农大超甜1号、新世纪1号、穗甜2号、穗甜3号、广甜2号等超...

    1717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常识
  • 春天玉米苗期排灌关键技术
    春天玉米苗期排灌关键技术

    春天玉米苗期明显特征是耐旱怕涝,只要不严重干旱,一般不需浇水,但遇涝应准时排水。春玉米玉米苗期雨水较多,雨后应准时排水,避免雨水过量损害茎叶及根系,导致死苗,特别是洼地及整地质量差的地块,更应准时排水,并做到准时中耕,散墒通气,避免芽涝,同时在春玉米苗期还应适期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能避免病菌感染,...

    1797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教学
  • 羊肚菌什么时间播种,如何种植,需要小心什么?
    羊肚菌什么时间播种,如何种植,需要小心什么?

    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型真菌,在我国低温潮湿的西南地区最适宜羊肚菌的成长,四川省和云南省是野生羊肚菌的高产地区,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0%。羊肚菌子实体通常在春季萌发,由于各地的气候环境不同,萌发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萌发时间一般在三到六月,一般气温较高的地区萌发的早,气温低的地区萌发的相对晚个别,一些...

    1498 种菜知识 蔬菜种植教学
  • 夏天雨期如何避免葡萄病害形成
    夏天雨期如何避免葡萄病害形成

    为了防止和减少夏天暴雨期间葡萄各种病害的形成,可采取以下预防方法:  推广避雨种植技术 葡萄避雨种植即在葡萄成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撘架覆盖塑料薄膜,降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不落在叶蔓、果上和园中。此技术的优点:一是下降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二是湿度下降后,病菌繁育力降低,可有用减轻黑痘病、灰霉...

    847 蔬菜 种菜技术
  • 莴笋的秋天高产种植技术
    莴笋的秋天高产种植技术

    莴笋属菊科植物,耐热、耐寒,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秋天种植莴笋,成长期短,供应市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  1.田块及品系选择:莴笋适应性广,根系浅而密集,多分布在20―30cm土层内。种植上要求土壤PH值中性、肥沃、排灌方便;早秋品系有青挂丝、白挂丝、春秋大白皮、春秋二青皮等。  2.育苗:早秋天种植播...

    1687 蔬菜种植教学 蔬菜种植技巧
  • 大棚秋冬茬油麦菜种植技术
    大棚秋冬茬油麦菜种植技术

    大棚秋冬茬油麦菜种植技术一、种子处理浸种催芽。先将种子用纱布包裹后浸凉水约1小时,然后捞起置于15~20℃处。或放在家用冰箱冷藏室,时间2~3天,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每亩用种量20~25克。二、苗床准备苗床选择地势高燥、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多施有机肥,每亩种植田用苗床15~20平方米。三、播种一般...

    2918 油麦 油麦种植技术
  • 黄瓜猝倒咋预防
    黄瓜猝倒咋预防

    黄瓜猝倒病是黄瓜苗期重要病害,呵护地育苗期最为常见,该病约占小苗死亡率的80%左右。  为害症状:种子萌芽后至幼芽未出土前受害,酿成烂种、烂芽。出土新苗受害,茎基部展现水渍状黄色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新苗一拨就断,病害扩展很快,子叶尚未凋萎,幼芽即忽然猝倒死亡。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其周围的...

    1696 蔬菜种植常识 种菜教程
  • 芥蓝种植的技术
    芥蓝种植的技术

    1.品系选择  芥蓝对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但不一样的种植季节还是应按照芥蓝的品系特点选用差别的品类类型。早熟或中熟类型的品系,较耐热,冬性弱,在27-28摄氏度的较高温度下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产生菜薹,所以适合于夏秋种植。晚熟品系则不耐热,而且花芽分化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在较高温度下虽能进行花芽分化...

    603 种菜方法 蔬菜种植常识
  • 黄瓜如何施肥
    黄瓜如何施肥

    关键是基肥。大家都知道,黄瓜产量极高,所以说需肥量也就大,很多的菜农选择使用鸡粪做底肥,老张也不例外,不过细心的老张还另外掺加了钾肥。将鸡粪充分腐熟以后,运到棚室中,这些肥料可以满足黄瓜前期生长的需要。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定植时还会施用部分肥料。冲肥很重要。⑴在黄瓜定植后到坐瓜前,一般都是浇清水,不带...

    678 黄瓜 黄瓜病害防治
  • 甜糯玉米品系选择有考究 播前工作要做好
    甜糯玉米品系选择有考究 播前工作要做好

    甜、糯玉米品系选择有考究:选择审定的品系。选择覆盖所在区域的国家或省审定的品类,小心适应性、产量、品质、抗性(抗病、抗虫、抗逆)等综合性状优异的选择。  选择熟期适宜的品类。按照当地栽培制度和实际栽培状况,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系。为有用延长采收期和加工时间,在生产上可视市场状况和当地生产环境,采取早、...

    2787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技术
  • 怎样防治和治疗玉米纹枯病
    怎样防治和治疗玉米纹枯病

    (1)选用耐病品系,防止栽培高感纹枯病的品系。  (2)下降田间湿度。防止栽培过密和氮肥施用过多;做好中耕锄草,修理好排水沟;摘除下部老叶,尤其是剥去发发病叶片鞘。  (3)清除田间菌源。玉米收获后清除带病的残株,并且深翻土地,减少越冬菌源。在发病初期摘除的发病叶片要带出田间集中烧毁。  (4)药剂...

    2612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教程
  • 吃番茄的好处
    吃番茄的好处

    吃番茄的好处番茄的营养很丰富,许多水果和蔬菜均不及番茄。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及人体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果糖,还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钙、磷、铁、硫、钾等矿物质元素,尤其还含有维生素P。生食番茄,既可保口福,又不使维生素遭受破坏,可谓一举两得。现代医学认为吃番茄的好处为:番茄中含有一种抗癌和抗衰老...

    832 西红柿 西红柿行业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