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种植技术除要有一般玉米种植管理办法以外,还有如下要点需要慎重做好:
一、选地:选择土质肥沃、土壤通透性强、含腐殖质高、通风向阳、平整、旱涝不成灾的地块,盐碱地、风沙地、易旱、易涝地块、高岗地不可种植。此玉米为特用有色泽的珍稀玉米,应有一定的隔离区,四周隔离应200-300米,如用错开花粉的措施隔离,时间至少错开20天左右,三类苗应准时拔除。
二、施肥:应以农肥、菌肥为主,化肥为辅,667平方来施有机肥5000千克左右,补以微量元素及成长素,667平方米施化肥不超过20千克。
三、播种:此玉米芽势芽率较弱,要精细耙整地,抓住墒晴,适宜盖土。春旱可座水种,或雨后地膜直播。公顷葆苗数5-6万株,每穴至少3粒种子。
四、苗期管理及去杂除蘖此玉米为晚熟品系,青穗初采期110天左右,全生育期135天左右,需积温2900摄氏度-2950摄氏度之间,株高2米,半耐密型,全株16片叶,在12-13叶着生掖芽,结穗位置1.6米以上,穗位较一般玉米高,双穗率70%-80%,穗长14-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20克。此玉米苗期成长缓慢,节间较短,应二次定苗,每穴先留两株苗,待长至3至5片叶时,拔除杂株(由于此玉米遗传基因较复杂,杂株正常在10%-20%之间),在5-8叶期左右有分蘖,应准时去掉,一般3-4次。
五、防虫防病:此玉米因茎秆叶较甜,易遭遇虫害侵袭,苗期防“截虫”。全过程防治和治疗玉米螟和穗部害虫,先期防治和治疗玉米螟要放赤眼蜂,后期投放颗粒剂,可喷洒菊脂类农药,禁止利用剧毒农药,严禁应用残效期在20天以上的有毒残留农药。堤防防治和治疗玉米黑丝穗病和大、小叶斑病。栽培过程中,正常空怀率在5%至7%,如遇不良气候或种植管理不妥,酿成空秆率30%左右,空秆 因素许多,与玉米果穗发育期间内缺乏碳糖等有机养分有关。当光照强度不够,植株密度过大,水肥养份不足,温度不够,二类、三类苗多,雌穗发育迟缓或不发育,酿成空秆。
克服方法:选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施足农肥及所需养份物质,密度不要大,消除二、三类弱苗,管理准时,准时防虫防病害。
六、采收:如收青穗,应准时采收。乳熟中期,果穗表皮由里及外逐步变紫,后期紫红色,子实为纯黑色,可加工或贮藏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