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麦赤霉病防治和治疗这些误区一定不可忽视!

时间 : 07-03 投稿人 : 哲俊园艺 点击 :

近日,国家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估计2017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继续呈大流行态势,需实施预防抑制面积近2亿亩次!因此,今年,栽培小麦的农民朋友们要重点  近日,国家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估计2017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继续呈大流行态势,需实施预防抑制面积近2亿亩次!因此,今年,栽培小麦的农民朋友们要重点防治和治疗赤霉病的为害!以下这些误区一定不可忽视!

小麦赤霉病防治和治疗这些误区一定不可忽视!

一:对赤霉病的产生心存侥幸,依赖老经验解决新问题。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由若干种镰孢属真菌导致,其产生流行受菌源量、品类抗性、农业生态环境及种植管理办法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和治疗中要三看,“看天、看苗、看地”,要综合考虑发病要素,有农户不能综合考虑以上要素,未能充分认识赤霉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发病要素,只参照老经验注重天气的变化(雨水及温度),而忽略田间湿度和品类差异的影响要素,虽没有形成大范围的病害出现,但同样也酿成了病害的出现,影响到了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二:重治轻防,见病用药,错过最佳防治和治疗期间。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应预防为主,主动防守,重治轻防的传统做法不利于赤霉病的防控。同时,对病害预防过程中用药期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着防治效果高低。众多资料介绍赤霉病用药期间为“抽穗期到扬花期”,如此长的用药期间内,区别时间段用药成效存在较大差异。有一些农户选择在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用药,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后再用药,都没有不错的把握住最佳防治和治疗期间,防治效果较低。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最佳的防治和治疗期间为小麦齐穗到扬花5%时。同时,有几种状况要充分考虑,抽穗期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能够用药;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始花期用药;抽穗期遇连阴雨天气,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雨隙多次喷药防治和治疗;若利用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和治疗期间可提前到小麦抽穗初期。

三:盲目选择药剂,忽略药剂抗性及作用机理互补的问题。

当前,在农业部获得防治和治疗麦类及小麦赤霉病登记的药剂共248个(截止2013年3月)。其中登记数量较多的为多菌灵(97个登记证)、甲基硫菌灵(50个登记证)、多.酮(35个登记证)、福美双(21个登记证),占到了总登记证数量的81.85%近几年,农户普遍反映多菌灵不灵了,其他药剂成效也不佳了,不能排解个别药剂质量存在问题,还应考虑抗性菌株的关系,同时还与农户用药过程中不小心将不一样作用机理的药剂混配利用有密切关系。

喷施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中期以来防治和治疗小麦赤霉病的关键对策之一。建议积极关心新品类,如戊唑醇.咪鲜胺混剂(赞米尔)、氰烯菌酯(劲护)等。同时,要小心差别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混用, 保证所应用药剂具备内吸治疗、呵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

四:亩需水量偏少,不利于药效发挥。

经过走访得知,一些麦区农户应用通例喷雾器喷雾亩需水量多为15升,更少者仅为10升,如此少的需水量,会影响到药效的正常发挥。为保证药效,若利用通例喷雾器亩需水量宜在45升~60升之间,或是加入药效保证剂,如展透等。

五:不能正确掌握用药次数。

用药次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综合考虑菌源量、发病状况、药剂防效等要素,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两次防治和治疗,同时小心雨后补喷,对于第一次用药成效不佳的要准时采取补救对策,在第一次用药后7天左右利用第二次药剂,能够更好的抑制病菌的蔓延,减少损失。

全面认识赤霉病的发病特性,掌握发病规律,抓住最佳防治和治疗期间,选对防治和治疗药剂并正确利用,可将病害损失降到最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