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一天,还不到晌午,綦江区石角镇显灵村,蔬菜栽培基地负责人廖正刚已经卖完3万株藤菜种苗,返回基地。
“效益很好,今天又是2000多元收入。”廖正刚乐呵呵地说。他种的藤菜,每亩地每年坚持3万元以上的收益,因此,种藤菜成了廖正刚的保留项目,今年,他又栽培了15亩。
看天种 一种就能成
今年春节刚过,廖正刚熟悉的几个藤菜栽培户就迫不及待地购买种苗,开始了新一年的藤菜育苗。
早种早上市,抢先上市就能卖高价赚大钱,这是种菜人都明白的道理。
廖正刚从2011年开始栽培藤菜,年年都赶早,一般在夏历正月初几就开始种藤菜。2015年气候更适合赶早,他在过年之前就抢先下种。他的藤菜上市销售了,其他栽培户才开始育苗。
然而今年,不少栽培户纷纷下种,廖正刚却按兵不动。直到3月中旬,才从西昌购买种苗,开始培育自己的藤菜苗。
然而,那些赶早的藤菜栽培户,今年吃了大亏。年后几次忽然降温,藤菜苗一片片被冻死。尤其是最早的栽培户,补种2次,人工、种苗成本成倍加强,今年要赚钱悬了。
“违背生物规律,铁定要吃亏。”廖正刚介绍,如果白天温度低于8摄氏度,种苗就可能被冻死,所以,一味赶早是行不通的。
看天气预报,结合农谚进行气象解析,参考往年天气,探索气温变化规律,是廖正刚的必修功课。宜早,还是宜迟?如果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的解析思考,这些,都不是问题。
今年夏历闰六月,多出一个月,再按往年规律早早下种,注定要吃亏。廖正刚选择了延后20天,一向到3月中旬才开始育苗,一种即活,长势良好。
依靠技术 科学管理好
“就算是同时下种的藤菜,我卖三轮别人才掐头道苗。”廖正刚很是自豪,他栽培藤菜,一般不超过半个月就投产卖苗,硬是比别人家的苗子长得好。
“别以为我是用成长激素。”廖正刚说,用成长激素催出来的藤菜茎秆纤细,农户买去种不活。廖正刚的藤菜苗,每一根都长得很壮,好种易活,因为他在培育种苗时就和天时相结合,种苗自然成长。
藤菜在30摄氏度左右成长最快,20摄氏度以下缓慢成长。抢早育苗,廖正刚盖棚室保温。有时,他还将锅炉搬到田间升温。
使用好天时,还能有用预防疫病。天气晴朗,廖正刚敞开棚室,自然通风。阴冷天气,则密闭棚室,甚至供给暖气。
什么时候揭棚?敞开多久?这些都要准确把握,廖正刚的每一个棚室,都挂着温度计。
“防比治更主要。”廖正刚说,人工调节和自然天气有用衔接,藤菜旺盛成长,很少患病。
藤菜虫害治理,廖正刚也颇有心得。他走进棚室一看长势,就知道藤菜是否有毛病。
“叶子上形成病斑,就得赶紧防治和治疗,不然病情严重了会死苗。”廖正刚举例,靡烂病是棚室藤菜易发病症,叶子上发生水浸状病斑,就得赶紧对症施药,同时科学通风,避免棚室内高温高湿。
会选时 雨天好卖苗
“别以为技术全在栽培上,卖藤菜也有窍门。”廖正刚说,种藤菜要摸清老天爷的脾气,卖藤菜也要如此。
廖正刚3月29日开始卖藤菜种苗,最早每株藤菜苗卖1角钱。近段时间价格略有下跌,每根卖7分,也远比菜市场卖吃菜每斤5元划算。
然而卖种苗,就需要看天气预报了。如果天气预报晴朗,廖正刚会少供应个别;如果天气预报要降雨,廖正刚会让工人多掐些。
“农户雨天购买种苗,容易种活。”廖正刚说,考虑一下农民的需求,同一根藤菜,就能卖种苗价而不是吃菜价。
雨天多卖,晴天少卖,一个小小的市场供应调解,让廖正刚的收益悄然高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