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属于缨翅目锯尾亚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是一种为害性极大的外来入侵染虫。
西花蓟马对农作物有极大的为害性,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引起花瓣褪色、叶子皱缩,叶子、茎及果有时易发生伤疤,最终可使植株枯萎,同时还能传播包括西红柿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
西花蓟马的寄主植物非常广泛,目前已知的有200多种,近几年,蓟马在我国北方设施种植作物上严重形成,尤其是对设施蔬菜为害较大。
一、形态特点及危害症状
西花蓟马雌虫体长1.2~1.7毫米,体淡黄色至棕色,头及胸部颜色较腹部略淡,雄虫与雌虫形态相似,但体型较小,颜色较淡。触角8节,腹部第8节有梳状毛。若虫有4个龄期。一龄若虫一般无色透明,虫体包括头、3个胸节、11个腹节;在胸部有3对结构相似的胸足,没有翅芽。二龄若虫金黄色,形态与一龄若虫相同。三龄若虫白色,具有发育完好的胸足、翅芽和发育不完全的触角,身体变短,触角直立,少动,又称“前蛹”。四龄若虫白色,在头部具有发育完全的触角、发展的翅芽及伸长的胸足,又称“蛹”。不透明,肾形,约200微米长。
西花蓟马对辣椒、黄瓜、芹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均能酿成较重为害。为害辣椒时常导致叶子卷曲、褪色,在叶子及果实上产生齿痕及疮疤。为害黄瓜时则在叶子上形成白色褪绿斑点,并引起黄瓜叶子向下皱缩。为害芹菜时症状同受害黄瓜相差不大,重要体现为叶子皱缩及发生失绿斑。其它,西花蓟马为害茄子、西红柿等叶子时,易在叶子上形成白色褪绿斑点。
二、防治和治疗办法
1.农业防治和治疗: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增加田间管理,增强植物自身抵抗能力,能较好地预防西花蓟马的侵染。干旱植物更易受到西花蓟马的入侵,因此保证植物得到良好的灌溉就显得十分主要。其它,高压喷灌利于驱赶附着在植物叶子上的西花蓟马,能减轻其为害。
2.物理防治和治疗:使用西花蓟马对蓝色的趋性,可采取蓝色诱虫板对西花蓟马进行诱集,成效较好。
3.生物防治和治疗:使用西花蓟马的天敌蜘蛛及钝绥螨等可有用抑制西花蓟马的数量。如在温室中每7天释放钝绥螨200~350头/平方米,可完全抑制其危害。释放小花蝽也有良好的成效。这些天敌在缺乏食物时能取食花粉,所以成效比较耐久。
4.药剂防治和治疗:药剂可选用10%虫螨腈乳油2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喷雾。喷洒农药时,一要小心不一样的农药交替应用以削弱其抗药性,二要堤防利用的间隔期及浓度。一般而言,一种农药以利用2个月为佳。这样可减轻化学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延缓害虫抗药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