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莲藕特定的成长管理方式,在北方地区栽培面积较小,有的老栽培区也因各方面起因弃种了,究其 因素多为栽培管理技术落后酿成的。科学管理方能夺高产、获高效。
一方面,栽培前期预备工作要做好。池塘选址时四周要避开高大的树木及其他遮阴物,以免影响光合作用。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配合施用。一般亩施腐熟畜禽粪2000千克、饼肥或人粪尿500千克、碳铵150千克、过磷酸钙150kg、硫酸钾10千克。农家肥必需发酵杀菌处理,避免带病菌入田。池埂要高出地层40厘米以上,坚持一定水面水温,有利于成藕早、节多、产量高。商品田选种以节长、肥大为主,亩约用种藕500千克,不宜过稀或过密,自留种田能够用选出的次品恰当密植,一般株距1米、行距1.5米。入田前对疑似带病菌株坚决弃置不用,防止病菌扩散,必要时采用杀菌剂如多菌灵和百菌清等杀菌处理,已知带病菌地块改换其他作物,杜绝侥幸心理。
另一方面,成长期增加肥水管理。莲叶未长满田时亩施磷酸二铵20~30kg,促使成长。莲花初现时亩施尿素15~30千克,加速地下莲藕茎节分化。莲花盛期亩施尿素20~30千克、钾肥10~20千克,促使莲藕地下茎膨大。后期视状况恰当追肥,防止脱肥导致莲藕茎节成长粗细不均匀、节短小、产量低。忌施含氯及硝态氮肥料,以免导致品质和口感降低。雨季尽量少注水、少施氮肥,如果水温长时间低,影响地下茎成长。
冬天做好莲田防冻害工作,待田上部干后清除茎叶,用玉米秸秆全田覆盖,特别是土层厚度小于30厘米的地块必需加厚覆盖,防止冻害绝收。也可用塑料薄膜盖田,小心接口多压土,保证大风刮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