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夏菜因成长周期短,短期内收益大,土传病害较少等几大优点,越来越受到菜农的看重,近年来拱棚和露地越夏菜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夏天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的环境适宜许多病虫草害的产生,给越夏菜的栽培带来许多困难。越夏菜栽培有哪些技术要点、手法,菜农栽培时需要特别小心哪些问题?就此记者专访了本报特聘专家朱振华老师。
记者:朱老师,在北方地区种越夏菜,您建议选择哪些蔬菜种类?
朱老师:考虑到越夏菜成长期处于夏天高温阶段和越夏菜价格变动大的特征,建议选择香菜、萝卜、茼蒿、白菜、菠菜等耐热性强成长期又短的品系栽培。以上提到的几种越夏菜成长周期一般是50天左右,萝卜有的品类35天就可成熟,产量不低。如茼蒿45天即可收获,亩收3000斤左右。越夏白菜45~60天收获。萝卜35~56天收获。菠菜50天即可所有收获,生产中通常分两次收回,第一次在团棵期,可减苗出售嫩苗,第二次所有收回。
考虑到夏天日照时数长、气温高的问题,不可选用西葫芦等短日照、耐低温作物。
因为要适应夏天高温天气,在选种时一定要选用耐热品类。据我了解,越夏菠菜比较耐热的品系有:捷克、热火、强丰F1、斑德F1、超级先锋。
记者:种这些越夏菜,什么时间育苗适宜?
朱老师:一般在麦收前开始育苗,这也要按照每种蔬菜的成长特征来决意。由于越夏菜成长期短,价格短期内变化大,所以越夏菜栽培茬次一般较多,详细每一茬次的播种育苗时间还是按照当地的市场行情来决意为宜。
越夏菜播种育苗中将小苗播种匀称非常主要,否则会给剪苗带来许多麻烦。
记者:朱老师,您有好的方法协助菜农撒种匀称,出苗稀密一致吗?
朱老师:育苗时,首先要将育苗畦面整平,土壤耙细。然后灌足水,待水下渗后再撒种。由于种子很小,我的措施是用咱刷锅用的炊帚(一定要用未蘸过油的)蘸少许种子轻洒于地表,分多次撒完,即可播种匀称。播种后在种子表面盖一层约半厘米厚的细沙土。早先每隔3~4天洒水一次即可,一周左右可出苗。苗出土后约5厘米左右时.要疏苗一次。
记者:种越夏菜,需要特别小心防哪些病虫害?
朱老师:越夏菜的时间跨度在6、7、8三个月,有些蔬菜种类会延续到9、10月份。这三个月正处于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段,“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是其天气特性。温度高、湿度大,适宜大多数数病害的出现和流行;高温干旱易引起蔬菜病毒病的形成和虫害的暴发。
“高温、潮湿”的环境条件适宜细菌性病害、卵菌病害的形成。夏天下雨比较频繁,而且经常形成大雨过后随之晴天的状况。引起苗畦内温度高湿度大,适宜病害危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疫病等。这些病害常酿成死苗、烂苗。
应对死苗、烂苗,建议利用恶霉灵与普力克按1:1的比例兑水800~1000倍液,在苗子刚出来时即可喷雾防治和治疗,7~8天一次,连喷2~3次。
我这里特别说一下越夏白菜和萝卜。
越夏白菜要重防“烂疙瘩”,这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此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引起白菜根茎部腐烂,酿成脱帮死亡,并散发出恶臭味,从而使大白菜减产或绝产。该病除在田间出现较重外,收获后运销时期也易产生二次感染。由于白菜软腐病易从叶缘、菜帮基部、根茎或叶柄茎处感染,药剂防治和治疗要全面到位。发病前多于团棵前用90%新植霉素3000液或20%龙克菌1000倍液喷淋植株。发病时重点喷淋根茎部及近地表的叶柄,病株及周围也要喷洒,使药液沿植株流进根际土壤中。
越夏萝卜要勤通风散热,特别是夜晚时,以防萝卜烂头。由于酿成萝卜烂头的多是细菌性病害,防治和治疗办法同上。
“高温干旱”的环境易引起病毒病的大形成和虫害的暴发。如白粉虱、蚜虫、叶蝉等,这些害虫也正是最常见的传毒害虫。这类互长作用致使病毒病有时不再展现“点片、零星出现”的特性,而是发生大面积出现的状况。应对虫害,防虫网是首选,在拱棚或栽培畦四周及上部放风口都要设置。其它白菜还要重防甜菜夜蛾。
记者:夏天温度高,适宜各种杂草成长,由于人工拔除太费时费工,菜农非常关心锄草剂的应用。可生产中,经常形成因锄草剂利用不妥而减产绝产的状况。朱老师您认为利用锄草剂,需要特别堤防啥?
朱老师:首先,要掌握好用药量。务必做到依据田块面积来准确计算药量,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用药量要恰当加强,反之贫瘠田和沙性田块用药量要酌情减少。
掌握用药时间。氟乐灵、敌草胺、锄草醚、扑草净、施田补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或定值前施用。寿光菜农大多数在播种后出苗前趁地还较湿的时候喷洒锄草剂,成效较好。
掌握用药对水量。每亩药剂对水25~30公斤,务必匀称喷雾。
需要堤防的是,茼蒿对氟乐灵、扑草净锄草剂敏感,芹菜对敌草胺敏感,百合科蔬菜及菠菜对锄草醚敏感,而且对前茬用过这几种锄草剂的田块也很敏感,利用时应堤防防止施用和接茬。大惠利锄草剂对大多数数蔬菜较安全,但对芹菜有显著的控制成长的作用,且易出现药害,故不宜在芹菜上应用。
朱老师最后说,夏天蔬菜因所处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应预防抽薹、疯长问题,堤防控温控湿,这方面的内容咱报纸上多次报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