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别名眉豆、蛾眉豆、藕豆、鹊豆、沿篱豆,为豆科菜豆族扁豆属植物中的一个种植种,一年生或越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在南方无霜冻地区可为多年生。食用嫩荚或成熟豆粒。原产亚洲。重要分布在印度及热带国家。我国以南方种植较多,华北次之,在自然状况下高寒地区种植,虽能开花但不结荚。扁豆是一种含蛋白质和胡萝小时素较高的蔬菜,种植容易,对调剂夏秋淡季蔬菜供应有-定的作用,只是目前尚未有发生规模生产。
扁豆的特性特征
1、植物学特点。根系发达,侧根多,汲取水分、养份能力强,与豇豆族根瘤菌共生出现球形根瘤。茎蔓生,有短蔓和长蔓两种。短蔓长约60-150厘米,多分枝,直立丛生。长蔓型2-10米茎缠绕。子叶出土,第-对其叶对生,单叶,早先均为三出复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为无限花序。花因品系不一样而有白色、淡紫色、紫红色。自花授粉,但昆虫传粉有一定的异交率。荚扁平肥大,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短条形,先端有弯曲的喙,荚色有绿白、淡绿、青绿、深紫、紫边等色。每荚含种子3-7粒。种子略扁,椭圆形,光滑,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似白眉。种皮有自、黑和褐色。种脐白色。百粒重30-50克。种子贮藏寿命2-4年。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喜温怕寒,遇霜冻即死亡。成长适温20-30℃,开花结荚最适温25-28℃,可耐35℃高温。在35-40℃高温下,花粉发芽力降低,容易导致落花落荚。种子发芽适温22-23℃。短日照作物。有些品系对光周期不敏感,故我国南北各地均能栽培。扁豆较耐阴。对水分要求不严格,成株抗旱力极强。对土壤适应性广,而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PH的适应范围为5.0-7.5。
扁豆的种植技术
1、栽培方式。多行晚春直播,夏秋至早霜前陆续采收嫩荚。单作或与玉米间作,以玉米秸秆作支架,或与大蒜套作,也可种于田边地头。
①播种密度:短蔓早熟种植的株距30-45厘米,行距65-70厘米;长蔓种篱架整枝种植的株距45厘米,行距100-130厘米;人字架整枝种植的作133厘米畦,种2行,株距35厘米,畦间留工作路66厘米。
②播种措施:开沟或穴播,播深5-7厘米,播后宜以草木灰覆盖。
③播种量:单作57-67.5公斤/公顷,混作6-16.5kg/公顷。
2、选用优异品系
依种植条件选用良种。现有扁豆按荚色分为白扁豆、青扁豆和紫扁豆三种。我国种植的品系重要有:
①紫边扁豆。即猪耳朵扁豆,蔓生。叶深绿,叶脉、叶柄紫 色,豆荚宽扁,色绿肥厚,一边缝线处暗紫色,荚肉脆嫩每荚含种子5-6粒,成熟种子黑色,煮熟后质绵,品质好,产量高,中晚熟,耐热性强,耐寒性弱,喜水肥,成长势茂盛。
②白扁豆。蔓生,多分枝,成长势强。全株绿色。斑白色,荚略窄长扁薄,浅绿色,荚肉较薄质嫩,种子白色,风味好。春播全生育期160-170天。极耐干旱。
③黑籽白扁豆。蔓生,成长势强,茎浅绿色节上呈紫色,叶深绿色,花紫红色,坐荚率高,荚浅绿色狭长,每荚含种子5-6粒,种子黑色。耐旱、耐瘠、耐热、耐寒,采收期长。
④紫扁豆。蔓生,分枝性强,茎暗紫色,叶子绿色,叶脉和叶柄暗紫红色,花序长,结荚多,豆荚窄长肉厚,紫红色,内含种子3-5粒,煮熟后软绵。晚熟、耐热、耐寒、耐旱,采收期长,产量高。
3、田间管理
①水肥的管理:苗期需水较少,蔓伸长后及结荚期需水较多。一般在蔓伸长期浇1-2水,花荚期在无雨状况下10天左右浇一水。浇水后中耕锄草,结合追肥,避免落花落荚和疯长。中耕宜浅,避免伤根。结荚前可施腐熟鸡粪等有机质肥料。结荚后追施少量化肥。
②撘架引蔓、整枝:抽蔓前要撘架,或抽蔓后准时用绳引蔓上树、上房。主蔓5-6片复叶时摘心,促进多发侧蔓,待侧蔓3-4片叶时再摘心,可提早开花结荚,但产量较低。一般若用篱架或人字架种植,在茎蔓长到架顶时摘心,可促荚早熟。
③防治和治疗病虫害:扁豆的病害较少,虫害重要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低毒性药剂喷洒,及早防治和治疗。
4、采收
扁豆生育期长 (160-300天),出苗后60-65天开花结荚,即可陆续采收嫩荚。可延续采收90-120天。一般每公顷产嫩荚15000-18750kg。鲜嫩荚和嫩豆的货架寿命较短。若贮藏于相对湿度85%-90%、0-2℃条件下,鲜豆荚可保存21天,带荚嫩豆约7天。成熟种子的采收,长蔓种150-210天,早熟短蔓品系60-75天。成熟豆荚转干黄时采收晾晒,脱粒风净后贮藏。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扁豆锈病、褐斑病防治和治疗:亩用70%甲基硫菌灵100克或37%苯醚甲环唑20克兑水60kg喷雾防治和治疗。
2、扁豆夜蛾、小灰蝶和烟青虫的防治和治疗:亩用3.3%阿维·高氯15-30克或30%甲维·毒死蜱40-60ml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