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湖北京山县潘岭村:三兄弟和他们的杏鲍菇工厂

时间 : 12-21 投稿人 : 东嘉 点击 :

湖北京山县潘岭村:三兄弟和他们的杏鲍菇工厂

老大黄祖文、老二黄祖田、老三丁地生是三兄弟,他们的刚刚组建的杏鲍菇工厂位于湖北省京山县永兴镇潘岭村,2012年规划中的一期工程建设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同年,他们注册并成立了京山金林子杏鲍菇专业合作社,当年10月投产,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首批600公斤鲜菇出厂就创利润近20万元。

农历腊月28日,正值岁末年初,老大黄祖文电话告知,即将上市的第二批鲜菇已经成熟出菇,进入分级包装程序。

年味正隆之时,杏鲍菇工厂生产却红红火火,笔者对三兄弟创业之辛,即生敬意,便和永兴镇一名负责农业工作的同志欣然前往潘岭,探访这个食用菌中的“平菇之王”。

走进面积不是很大的厂区,我们依然被这家“村级工厂”的现代农业气息所感染。除了锅炉在车间无怨无悔地供暖外,整个生产车间非常安静,但在培养室,却似乎听见了菇苗在恒温生长的环境中吐出的丝丝声响。

听老大黄祖文介绍,杏鲍菇是食用菌中的“贵族”,也是近几年刚开发的一种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珍稀食用菌,因其有杏仁的香味,鲍鱼的口感,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而得名。近年来,在国内、国外市场上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由于受季节限制和产量、品质等原因,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三兄弟其实是利川市谋道镇中台村人,那里山高土瘠,人平不到3分地。作为家里的老大,黄祖文不得不在家敬老抚小。90年代初期,村里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头脑灵活的他把周边亲戚朋友近30亩“抛荒田”集中起来尝试种植大白菜、西红柿、辣椒等常规蔬菜。由于高山气候及栽培技术的原因,10多年过去了,种植蔬菜没有带来丰厚的效益,他却用勤劳辛苦攒下了一定的积蓄。

湖北京山县潘岭村:三兄弟和他们的杏鲍菇工厂

老二黄祖田说,1993年他到台商企业广东番禺和昌养菌场打工,主要从事金针菇、杏鲍菇生产的装袋、上架、搬运等普通工作。3年后,他作为技术工人受到企业的重点培训,系统学习了食用菌配料、装袋、栽培、制冷的“日本模式”。10年后,他由普通工人成为该企业一名高级配料生产管理人员,先后到江苏盐城、河北承德等国内知名养菌场做技术指导。

培育优质菌种是决定食用菌生长的关键,老三丁地生就是专门从事菌种培育的。与老二黄祖田一样,在和昌,丁地生也是从普工做起,4年后,他从一名普工成长为集制作原种、母种、灭菌、锅炉工为一体的高级技师,并考取了国家锅炉操作高级技工。

2011年老大放弃了蔬菜种植,老二、老三也打道回府,决定回乡种植杏鲍菇,就这样三兄弟创建杏鲍菇工厂的计划不谋而合。可是大山深处地理交通和原材料短缺制约着产品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地考察,最终他们把京山县作为投资兴业的地方。

三兄弟之所以选择京山县永兴镇作为创业基地,是他们看中了当地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农业大县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该镇党委政府亲商、重商的诚意。工厂建设之初,选址、办证、设备购置等各种手续,当地镇政府一路绿灯,一期工程,在一个月内完成投产并为合作社产生了预期的效益。作为京山金林子杏鲍菇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老大黄祖文深有感触。

湖北京山县潘岭村:三兄弟和他们的杏鲍菇工厂

目前,三兄弟投资200多万并成立的杏鲍菇工厂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养菌室、栽培室、保温冷库房、培养架、无尘超净接种室和灭菌车间及制冷机组、蒸汽锅炉等现代农业工厂规模化生产条件一一俱全。

我们从项目建设可行性计划看出,按照目前设计规模,6间库房装袋9000袋每年生产6批次,并按市场价每500克8元计算,除开每袋1.7元的成本外,年创产值可达180万元,年纯收入126万元,利润率可以达67%。

通过三兄弟的介绍,我们在这里也了解到了杏鲍菇的相关知识和国家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食用菌的相关政策。锯末、玉米芯、花生壳等农作物废弃物和麸皮、玉米粉等都是很廉价的原材料,由于温、光、气、湿等环境要素对杏鲍菇有很强的敏感度,所以工厂化栽培是杏鲍同时,食用菌生产在资源利用上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独特产业优势,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式循环过程,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是现代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

湖北京山县潘岭村:三兄弟和他们的杏鲍菇工厂

临走时,黄祖文向我们透露了他的下一步打算,就是等到工厂二期工程上马后,把潘岭村及周边近500户农户吸收为合作社社员,培育更多的农户发展杏鲍菇生产,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