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瓜或香瓜均是甜瓜,属于一年生植物,应为甜瓜因其甜儿有名,容易引发多种虫害的出现,常见的虫害有蚜虫,黄足等,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合适的时间选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更好地避免:
一、蚜虫,瓜蚜就是棉蚜;俗称腻虫,属于同翅蚜科;
1、危害;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子反面、嫩茎吸收汁液,分泌蜜露,使叶子卷缩,瓜苗成长停滞,在叶面及果面发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叶子干枯,植株死亡,并传播病毒病;
2、形态特性!无翅胎生雌蚜,夏天多为黄绿色,春秋两季深绿或蓝黑色,体表常有蜡粉,腹管黑色、圆筒形!有翅胎生雌蚜腹部反面两侧有黑斑;卵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成漆黑色有光泽;若蚜体小,共5龄;
3、生活习性!瓜蚜一年形成20~30代!以卵在花椒、石榴、木槿及夏枯草基部越冬;第二年2~3月份连续5天平均温度达到6摄氏度时,越冬卵开始孵化,在越冬植物上繁育几代之后,形成有翅蚜,飞入棚内繁育危害,秋末冬初天气转冷,又形成有翅蚜迁回到越冬寄主上,出现两性蚜交尾产卵过冬;瓜蚜发育快,繁育力强,春秋天10余天完成1代,夏天4~5天完成1代;繁育的适宜温度为16~22摄氏度,夏天高温多雨,其数量显著下降,危害减轻;
4、防治和治疗措施;①清除棚四周杂草,消灭虫源!②药剂防治和治疗参考病毒病防治和治疗;
二、黄足黄守俗称黄萤、黄虫等;
1、为害;成虫取食瓜叶时常咬成弧形或环状伤痕,边缘发黑,并在叶子上留下黑色细粪粒,以后被害组织干枯脱落而成大孔,受害重的成为网状,仅见叶脉;
幼虫咬食瓜根后,植株首先体现为叶子失水下垂,但不失绿,早、晚可恢复正常,几天后整株萎蔫、干瘪,果实变软,不能成熟,失去食用价值,检查根茎部,无褐色病变,根部呈纤维状,内部组织被蛀空,在根系内及其附近的土中可见白色幼虫;
2、形态特性;黄足黄守瓜成虫黄色,长椭圆形,仅中、后胸及腹部的腹面为黑色!卵黄色,圆形,表面有多角形网纹。幼虫头部黄褐色,体黄白色。蛹黄色,为裸蛹;
3、生活习性;黄足黄守瓜在本地一年出现一代;11月下旬以成虫在草堆、土块、瓦砾等处越冬,1月上旬棚内土温达8~10摄氏度时,即可见成虫出来取食!成虫交配、产卵都在白天,在气温20摄氏度、相对湿度75%即可产卵,25摄氏度产卵最多,湿度大,产卵多,空气干燥,产卵少甚至不产卵,卵散产或成堆,卵关瓜根附近潮湿表土内或瓜下土中,一次产卵约30粒,卵历期10~14天!根据慈溪市园艺园1996年棚内自动记录气象资料剖析,4月下旬平均气温19.78摄氏度,相对湿度87.12%,即能满足成虫产卵要求,5月上旬平均气温26.43摄氏度,相对湿度80%以上,由此推算,5月中旬黄守瓜幼虫开始为害棚内甜瓜,5月下旬进入盛期;
4、形成特性;
①保护地种植幼虫为害重于成虫!早春棚内定值后,黄足黄守瓜受虫源影响,活动量少,叶子受害轻!到4月下旬,棚室进行大通风时,成虫活动数量加强,此时叶子茂盛,食源充足,再加上棚内湿度高,有利成虫产卵!由于棚内地膜全畦覆盖,成虫产卵都集中在根系周围外露土中,为孵化后幼虫咬食瓜根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棚室迟熟种植受害重于早熟种植!4月下旬黄守瓜成虫开始大量飞入棚内活动,早熟种植果实已接近成成熟,幼虫大量为害时已近采收尾声,对厚皮甜瓜产量影响不大,而迟熟种植开花结果期在4月下旬,果实接近成熟时,正值幼虫活动高峰,损失较大;
③厚皮甜瓜受害重于西瓜!据慈溪市农业局综合站1996~1997年在园艺园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同一棚内,成虫喜食厚皮甜瓜叶子,株为害率为60%,而西瓜仅为19.15%!幼虫为害厚皮甜瓜要显著重于西瓜,厚皮甜瓜死株率为15.88%,西瓜为5.12%!
5、防治和治疗技术!
①清洁田园;冬天清除瓜棚及周围杂草,深翻土地,破坏其越冬场所!覆棚膜后,于订植前喷撒一次杀虫剂,消灭越冬成虫;早春零星形成时,可人工捕捉;
②根际撒药;针对成虫产卵喜湿怕燥特性,在瓜根周围土中撒放石灰、锯末或砻糠灰,以阻止成虫产卵!
③及时用药!4月下旬成虫开始活动时,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5月下旬卵孵化期可用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灌根,迟熟种植隔10天再浇一次,对幼虫防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