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不防治和治疗地下害虫为害。对地下害虫防治和治疗不力或不防治和治疗,酿成地下害虫咬断薯芽或吃掉薯肉而侵害土中杂菌,致使出苗不齐。避免办法为将制成的毒土撒于播种沟内。
误区二、种薯带病。如黑颈病、环腐病、晚疫病等,使种薯不能出苗而烂在土中或长出病、弱苗。避免办法为从无病区引种,杜绝带病种薯入田。切块前将种薯晒2天,切块时严格刀具消毒,切块后用新高脂膜浸种处理,避免病菌侵害。
误区三、浸种药害。用赤霉素及杀菌剂浸种时,浓度过大、时间过长均易出现药害,影响出苗整齐。避免办法为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侵害,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增加呼吸强度,提升种子发芽率。
误区四、播种时商情差。播种与盖土深浅不一致。播种时商情差,依靠天等雨或干旱到一定程度再浇水的,出苗均不齐。避免措施为,商情不足的,播种与培土深浅要一致,整地下种后,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商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升出苗率。
误区五、不堤防肥害。肥料与种块太近,特别是包心肥、种肥遇到商情不足时,就更易形成肥害。避免对策是,包心肥要施于垄底或两小行中央稍深些,种肥施于种块之间,用量要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