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棱丝瓜(广东简称丝瓜)是广东的特色蔬菜,也是重要蔬菜种类之一。丝瓜清香脆甜,养分充溢,具有生津解渴、解暑消烦之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夏秋天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丝瓜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夏天长日照条件下往往发育延迟且难座果,产量较低,品质较差。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多年的研究,选育出耐热耐长日照有棱丝瓜新品系――夏绿3号。
一、特性特点
夏绿3号丝瓜比较耐热,耐雨水,适宜夏秋栽培,长势中等,中早熟,播种至初收约40d。商品瓜头尾匀称,瓜条直,皮色深绿,无花点,瓜长55-65cm,横径约5cm,单瓜质量400~500g,风味脆甜,耐贮运。抗疫病、枯萎病,间断座果能力强,―般667m2产量为2000~2500公斤。夏绿3号于2006年5月经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类审定。
二、种植要点
1.土壤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前作为非瓜类作物的田块,采用高畦栽培。
2.种植季节
华南地区适播期为3―8月,最适时为4月、7月。在肥水条件及种植管理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作为抢早品类,播期提前至2月。
3.栽培密度
夏绿3号长势中等偏强,栽培密度一般以每667m2种1100-l500株为宜,可按照水肥条件及种植季节进行恰当调解,5,6月应疏植,2,3月及8月宜密植。
4.播种
可选择育苗或直播。采用育苗移植,可控制养份成长,促使生殖成长。播种前进行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人50~55摄氏度水中浸泡15-20min,然后再放人30摄氏度左右的水中浸泡4-6h,捞起用保水能力较强的湿布包裹,在28-33摄氏度条件下保湿催芽一昼夜,即可播种。播后盖稻草或遮阳网保湿,小心防治和治疗地下害虫。
5.水肥管理
丝瓜对有机肥反应良好,有机肥充足可明显改善其商品性状并提升产量。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每667m2可施毛肥50千克,花生麸100千克,应深施。夏秋天种植,由于长日照及高温高湿影响,易产生疯长征象,可不施或少施底肥,按照苗势恰当控肥控水,发生雌蕾才开始追肥。在生育期,生殖成长和养份成长同时进行,对土壤营养物质要求较高,只有维持较高水平的茎叶成长才能结果良好,所以应加强追肥次数和追肥量,否则,会因缺肥而控制成长,导致大量落花和化瓜,果实发育迟缓,下降座果率。初花期应施重肥,每667m2可培复合肥30公斤,毛肥30千克。初收期每667m2追施毛肥30千克,复合肥30公斤,采收期应准时追肥,一般7-10d追肥1次,每次每667m2施进口复合肥20公斤,钾肥10公斤。开花结果期用水量大,特别是炎热的夏天,要早、晚浇水,水分不足,丝瓜易纤维化,品质降低。
6.插竹,引蔓
抽蔓前应准时插竹,一般蔓长50cm时引蔓上竹,夏植植株成长过旺时可在基部缠绕,产生雌花后再引蔓上竹,使座果节位分布在离地1m左右。夏绿3号长势中等偏强,一般可任其成长,长势过旺时需疏减侧枝、叶子。
7.吊瓜,理瓜
当幼瓜被竹、叶、蔓阻碍或卷须缠绕,不能自然下垂,容易变弯或畸形,要准时理瓜,一般吊瓜在成瓜后3-4d进行。
8.适期采收
夏绿3号丝瓜从开花至商品成熟约10-12d,夏植高温可缩短至1周。过期采收,影响其商品性状及价值,也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影响后面雌花的座果及正常发育。
9.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少施化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升抗逆性,清洁田园,温汤浸种,使用粘蝇纸、毒饵、性诱剂等诱杀瓜实蝇等,并结合恰当的化学防治和治疗。
重要病害有霜霉病、猝倒病、病毒病、疫病等。霜霉病可用7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猝倒病为害新苗,应小心育苗土消毒、苗棚通风、降湿,喷施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防治和治疗病毒病是因种子带菌、人为传播、虫媒传播,成长期可用20%病毒A或病毒通500倍液、1.5%植病灵1000倍液防治和治疗;疫病广州地区4―6月最重,在暴雨后流行,可用72.2%普力克水剂、露克星乳剂1000倍液,58%瑞毒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此外还可用扑霉特、百得富、安克1000倍液防治和治疗。
重要虫害有黄(黑)守瓜、瓜实蝇、美洲斑潜蝇等。黄(黑)守瓜可用64%毙杀乳油15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喷杀;瓜实蝇除诱杀外,可用80%敌敌畏800-1000倍液喷杀成虫,并准时摘除被害瓜深埋;美洲斑潜蝇可用40.7%乐斯本800-l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或1.8%害极灭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