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报国村的高粱地里,该村第一书记陈福元和其他村干部一道,为劳弱户蒲祖兰收获成熟的红高粱。“有党员干部协助,我们增收致富的指望很大、信心更足了!”61岁的蒲祖兰快乐地说。
蒲祖兰家种有4亩多地红高粱,这一季可产高粱2400余斤,按每斤市场价2.3元计算,可增收5500元钱。像蒲祖兰一样,报国村共有120余户在家村民扩大红高粱产业,面积达到280余亩,仅此一项,可为栽培农户人均年增收1300元。
陈福元介绍,报国村结合官盛镇境内和周边酒厂对优质高粱需求量较大的实际状况,经过与酒厂对接,积极扩展一年产两季的“糯米1号”红高粱,将全村打酿成村落酒厂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糯米1号”红高粱第一季亩产量600余斤,第二季在300斤左右,年产量高,已成为报国村助农增收的骨干产业之一。为促使红高粱产业健康扩展,官盛镇党委政府从资金、技术及销售等方面给予全力扶持和协助。每年年初,官盛镇政府统一采购高粱种子免费发放到栽培农户手中,镇农技部门广泛开展红高粱栽培技术培训,将技术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引导群众科学栽培、规范管理。同时,引导酒厂与栽培农户签订订单销售协议, 保证以市场呵护价收购红高粱,让栽培农户吃下“定心丸”。
据了解,在高粱收获并晒干去壳后,报国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在村内为酒厂代收红高粱,群众不用出村就把高粱卖完了,酒厂则按每斤0.5元的价格付给劳务费作为集体收入,每年可为报国村加强集体收入1.26万元,让酒厂、栽培农户和村集体实现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