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洪安镇猛董村的栽培户们正忙着为茶树“理发”,茶园里一片繁忙景色。
“为啥子茶树都要修剪得像行道树一样规规矩矩的,而且剪的均是‘平头’?”笔者在现场观察一会儿后不解地问种茶能手付海深。
“这样的‘发型’是为了调节茶树的分枝机构,扩展树冠,出现一个高产优质的树形。”付海深说,猛董村有着长久的种茶历史,清代时便是贡茶的产地之一,上世纪70年代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后来受多种 因素影响,当地茶园逐渐荒废。
为了改造这片老茶林,付海深说,他们重要应用重修和台刈的措施。
台刈处理,即砍掉全部枝条,只留下10厘米左右的树桩。“这个方法重要用于年老体弱的茶树,使用它们仍然发达的根系,促进其迅速成长,焕形成机。”
重修作业,则是针对成长较好的老茶树,将之拦腰截断,让它们重新成长。
而对于近年来新栽种的茶苗,他们根据“顶端优先”的原则经常进行修剪,一方面发展树冠面积,另一方面促使根系成长,达到根深叶茂的目的。
“所以,你看到的茶树都成了‘平头’。”付海深说,通过几年的奋力,老茶林渐渐有了生气,当地的“洪安功夫”红茶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