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果农最关注的大概是苹果的价格行情。但就目前来看,从山东及周边各大果区传来的讯息看,不容乐观。不少地方,今年红富士收购价格比客岁同期同比均有下跌。
在山东省果品创新团队成员、果农乐视频网负责人、徐明举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徐明举看来,这展现出苹果行情趋于理性回归,也预示苹果产业扩展到了需要升级换代的时候。集约化、规模化、省力高光效种植将成为未来苹果栽培扩展的偏向;在这个扩展过程中,高纺锤形种植模式的推广,无疑引人注目。
最近,徐明举走访威海樱聚缘、蓬莱园艺场、青岛农业大学即墨示范基地、海阳洛嘉果园等地,对苹果高纺锤形种植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0月17日,他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村落频道12316节目《老徐教你栽培果树》中,也对此做了具体介绍。
苹果种植模式
应该改进升级
我国的苹果种植,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山东省更是主要的苹果种植省份,其面积已经超过400万亩。面积大,栽培历史久,种植模式也是屡经更迭。上世纪80年代前,省内苹果大都采用以乔砧稀植主干疏层形为主的种植模式。上世纪80年代早先,果农纷纷采用乔砧密植种植模式,追求高产优质。
但乔砧密植种植所需整形修剪、控冠和促使结果的技术难度大,普通果农难以掌握,果园管理费时费工,加之该模式自身的其他缺陷,扩展至今,省内很多果园已经形成密闭、光照不良、果实产量低、果品质量差等“痼疾”。从苹果栽培长远扩展来看,不少果园即将面临改造或重新种植建园的压力。
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种植技术,高纺锤形种植模式如今越来越受看重。山东省农业厅果茶站、山东省果品创新团队、山农大、青岛农大等科研、推广部门等已陆续在泰安、烟台、青岛、临沂、淄博、威海等地建立示范园,采取集矮化砧木、起垄种植、宽行密植、行间生草行内覆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树形选择以高纺锤形为主,给每棵苹果树一个支架,减少分枝级次,在中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实现了苹果的一年栽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5000斤/亩)的成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总结推广这一先进种植模式,对于推动苹果产业的健康扩展和加强果农收入意义深远。
高纺锤形种植
紧跟技术配套
使用高纺锤形种植模式尽管对品类没有制约和要求,但是果农要懂得按照市场前景,选择优异品系,例如鲁丽、华硕、秦阳、烟富0、烟富10、烟富8、烟富9、山农红等优异品系。例如,近年来红富士扩大面积过大,果农就可选择扩展中早熟的品系,以平衡市场需求。
高纺锤形模式需要矮化砧木,但砧木选择不可一刀切,不要一味迷信砧木越矮化越好,而要按照建园立地条件灵敏选择。例如,肥水条件、管理技术都能准时跟进的,能够使用自根砧m9t337。在山岭薄地建园的能够选择sh、平邑甜茶、海棠等乔化砧木。
苗木原则上应该用2~3年生带有分支的大苗。果农也可按照状况选择1年生成品苗木或半成品苗建园,但其结果会晚1~2年。如果选用1~2年生苗木建园时,苗高应1.5米以上,建议栽植时不定干,并参照3年生苗木管理。
采用高纺锤形模式,苹果栽植密度应由品系长势、砧木长势及土壤肥力来决意。长势强的品系(烟富3等)或土质条件较好及平地,可采用较大的株行距栽植;长势弱的品系(鲁丽、美国8号等)或土质条件差及坡地,采用较小的株行距栽植。栽植期间一般以秋栽为主,栽后堤防做好保湿和冬天防冻工作。
篱架栽扶中干
生草要重生态
高纺锤形模式宜采用篱架种植,即顺行每隔6~8米设立一钢管或水泥柱,拉四道铁丝,用于固定下部的结果枝下垂,抑制其旺长。铁丝架一般高达3.5~4.0米。分别在1、2和3米处各拉一道8~12号钢丝。幼树期也能够在每株树旁栽一个竹竿做立柱,把树苗的中干牢牢地绑在竹竿上,竹竿要牢牢地绑在铁丝上,铁丝要拉直拉紧。
扶直中干,这个问题非常主要。把中间领导干延长头固定在竹竿上,该架式不但能够实现最大效率使用光照资源,还能够适度加强行距,发展行间作业空间,打药、施肥、修剪、采果等工作便于操作,也便于机械化作业。
由于密植种植根系的特殊性,这一模式对水肥的要求比较高;一是要求足量,以保证对产量的需求,另是需要匀称。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是水肥一体化,使用滴灌或微灌来施肥,其它,还需要叶面补钙。对于没有条件上喷灌系统的果园,至少要进行起垄种植,地表覆膜,能够采取无纺布覆盖。
土壤管理可经过实行生草种植完成,即行间生草、树下覆盖。行间生草可有用地提升土壤有机质,多采用野豌豆、燕麦草、三叶草、苜蓿草、鼠茅草等。但果园生草的草收割后不能带出果园,要覆于树盘下才好。每2~3年结合施有机肥将草坪翻动更新一次。如自然生草,则要去掉部分恶性杂草如毛草、芦苇等,并每年割草4~5次。有条件的如能建立果、草、畜、沼生态系统,则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