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粒期是指从开花到成熟,一般45-50天。
一、玉米花粒期的生育特征
花粒期玉米的养分成长日趋停止,转入以开花、授粉、受精,籽粒产生及成熟为主的生殖成长阶段,是玉米毕生中代谢的旺盛期间,需肥需水仍然较多,是产生产量的关键期间。玉米开花后经传粉、受精,便开始了籽粒发育。按种子的形态、含水率、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大致可分成四个期间。产生期,15-20天,体积达成熟时的2/3。乳熟期,15-20天,体积达高限,含水率降至50%,干物质积累最快。灌浆期(蜡熟期),10-15天,体积和干物质重达上限,苞叶开始发黄,果穗与茎秆分离。完熟期,蜡熟末期早先,于物质停止积累,籽粒脱水加速,具本品系特点,黑色层发生为完熟期,是玉米生理成熟的标志,是玉米收获的最佳期间。
二、丰产长相及主攻目标
玉米花粒期的丰产长相,被群众总结的“青枝绿叶腰中黄”基本概括。即群体整齐,成长健壮,不旺长,不早衰。田间管理主攻目标,保证授粉受精,促使籽粒灌浆成熟。避免茎秆早衰,减少绿叶损害,最大限度地坚持绿叶面积,维持较高的光合强度。保证正常成熟,争取粒多、粒饱、高产。总之,花粒期的中心任务是为开花、授粉、结实和延长根、叶寿命,避免早衰创造条件。
三、玉米花粒期管理办法
(一)酌情追“攻粒肥” 一般在开花后10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5-7kg/亩标准氮肥。苗弱、肥少的薄地块适期追施尤为主要。对前段肥水丰富,成长正常的地块,可不追或少追攻粒肥,或在乳熟期喷施1%-2%尿素。对高产田、旺长田,可在开花前后喷施5%过磷酸钙浸提液或800-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避免脱肥早衰,延长中、上部叶子的功能,增强光合强度,促使正常成熟,加强粒重,提升玉米的产量、品质作用很强。
(二)去雄 拔除雄穗能节省养份,改善养份运转偏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下降株高和除去一些害虫,促使籽粒发育。可在雄穗刚抽出尚未开花散粉时拔除,去雄时间过早、过晚失去意义。去雄应小心:边行地头不去,山地、小块地不去,阴雨天、大风天不去,可采取隔行隔株去雄,小心去弱、去劣,总之去雄总株率不能超过1/2。还有绝对不能带顶叶,否则减产。
(三)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能保证正常授粉受精,提升结实率,减少秃顶,促使子粒齐整度。一般在上午9-11点,边采粉,边授粉,间断进行2-3次,要堤防异株授粉。生产上授粉的办法,采用摇株或用绳子拉株使之摇动以利传粉,达到授粉的目的。
(四)浇水、排涝玉米花粒期需水较多,反应敏感,是决意粒数多少、粒重高低的关键期间。这时水分丰富,对促使子粒产生,提升绿叶的光合能力和增生支持根防倒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在开花及其早先10天左右准时浇水,使田间水分坚持在田间待水量的80%左右,以满意花粒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但是,还要避免水分过量,否则氧气不足,酿成根的呼吸作用受控制,汲取力下降,代谢失调,易倒易早衰,影响产量、质量,故应堤防水多排涝。
(五)除治病虫害在多雨年份常有大、小时斑病形成,重要采用药剂防治和治疗,以70%代森锰或65%代森锌1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每亩喷施100-150于克,每7天1次,间断2-3次即可除治。有些年份我区第3代玉米螟有所出现酿成为害。重要除治措施也采用药剂防治和治疗,按照预测预报准时用药。在抽丝后6-7天,齐顶剪去花丝,再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在顶上,成效最好。其它在干旱年份,红蜘蛛也大出现为害玉米,除治办法多采用敌敌畏熏烟法成效较好。
(六)收获与贮藏
1.收获玉米成熟的外部长相特点,苞叶变色松散,籽粒变硬,皮层光明。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面处发生黑色层,标志玉米已进入完熟期,玉米能够收获。如果绿叶不错,成长季允许再推迟5-7天收获,有增产成效。如果为了赶种下茬,在蜡熟末期带秆收获,整株晾晒,稍有减产,品质差些。
2.贮藏玉米收获后,剥去苞叶,晒干脱粒。当子粒含水在13%-14%以下时,即可入仓贮藏。高于14%易霉烂。其它,人仓前对仓库、贮具应进行消毒处理;入仓后,应小心定期检查温度、湿度和病虫状况,保证安全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