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栽培的土壤性质差别,用水量也就不一样,可按照田间最大持水量进行判断(保水能力砂土小,壤土居中,粘土最大)。
通常来说砂土到粘土的田间持水量在25%-35%时,用手控土壤就会有些干;当田间最大持水量在60%-80%时,用手控潮湿又能散开,土壤内含水量最为合适。当猕猴桃田间土壤持水量在50%以下,在20厘米范围都是此类水平时,就需要灌水。
种在壤土上的猕猴桃用手控土壤,一控成团,一松就散开;在粘重土壤上种猕猴桃,手控土壤成团,手抓后挤压土壤时有裂缝,说明土壤持水量在50%左右,叶子不仅在晌午暴晒下萎蔫,强光过后仍会萎蔫,说明已缺水,必需要进行灌水。
施肥当合理用时有配方
追肥配比及用量壮果肥施肥原则一般为中氮低磷高钾配方肥和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此时减少氮肥用量,能够使猕猴桃果实按期着色,增强枝条木质化程度,促使猕猴桃果树安全越冬。适量增施钾肥,可促使光合产物。即:糖分的转化和运送,加强果实重量,促使果实着色,提升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同时,可使枝条增粗,加快枝条成长和成熟,增强猕猴桃树体的抗冻害能力。
施肥对策有两种放射状沟施:以主干为中心,在猕猴桃树冠投影三分之二以外处施肥。即:距主杆60-80厘米处向外挖放射状沟4-6条,宽30厘米、深15-20厘米,将肥、土混在一起后施入沟内。
穴施:在猕猴桃树冠下距主干80-100厘米外挖深15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穴,每株树两侧各挖2-3个穴,将肥料施入。要堤防的是,最好不要撒施或条施,也不要机械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