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蔬菜种植中,由于茬口的差别,季节的差别,设施内湿度水平不一,一般在夏天前后空气湿度较小,而在冬天前后空气湿度过大。当空气湿度过小时,可经过喷水、灌水的方式来补充,但是当空气湿度过大,解决起过往往比较棘手,同时空气湿度大时更容易诱发病害。
在生产中,空气湿度的大小可经过温度湿度计来监控,当然也可经过大棚内的部分体现来加以判断,如结露状况、植株吐水状况、棚膜的流滴状况等。当植株上发生较多的吐水、结露,棚膜上存在大量流滴时,说明湿度过重,应准时采取对策下降棚内湿度。
大棚内的控湿方法有多种,如通风排湿、增温排湿、减少蒸发抑湿、增强棚膜的消雾流滴、铺设吸湿材料等。
通风排湿即在坚持大棚温度不降的前提下,打开顶部风口让空气流通,将棚内的湿气排出棚外,风口的大小要按照温度、日照状况、风向等准时调节,如当棚内湿气大时,可于拉棚后1小时内开一5厘米左右的小口,持续时间约15~30分钟,然后闭棚提温。
增温排湿,在日照条件好的状况下,棚温提升1摄氏度,湿度下降5%~7%。减少蒸发抑湿是经过地表覆盖的方式来控制湿度加强,如结合节水灌溉覆盖地膜等。
增强棚膜的消雾流滴性,可在棚膜上喷洒有机硅等,减少棚膜积水滴落,增强流滴成效,同时.要增加大棚前脸处积水的处理,以下降前脸的湿度。
铺设吸湿材料,生产中粉碎的秸秆、稻壳等有机物有一定的吸湿成效,可在操作行中铺设,既可以减轻对土壤的踩踏压实,又可以阻湿、吸湿,成效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