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黄瓜“化瓜”是一种生理脱落征象,是指雌花受粉后,幼瓜不能继续成长,整个瓜条枯萎而脱落。因种植管理不善,“化瓜”率可达25~30%,严重者40~50%,极大地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据观察,“化瓜”的起因是由于根系不发达,叶子老化,营养物质不平衡,棚温偏低等要素酿成的。自11月上中旬来,间断阴雨、低温,植株成长缓慢,使根系吸取力受阻和植株光合作用效率不高;有的在定值后,浇水过多,地温低,透气性差,根系不发达,吸取能力弱;有的因保温方法不良,棚温偏低,夜间长时间只有5~6摄氏度,甚至有时仅3~4摄氏度;有的因土壤肥力差,养份元素不平衡,又没有准时补肥,植株严重脱肥。总之,由于根系汲取力差,有机营养不能正常供应果实,而产生“化瓜”征象。
防治和治疗“化瓜”的办法有五条:(1)促使根系健壮。破除棚内土壤板结是黄瓜定值后管理的主要方法,其作用是疏松土壤,提升地温,促使气体交换;加强根系活力,据测定,中耕比不中耕的植株侧根加强14.7条,增幅20.4%。中耕时将人行道或大行中央深锄,两边浇锄,拍碎土块,并用耙耧平,每7~10天中耕一次,做到浇水后合墒必锄。(2)增光。只要不是雨雪天,即使是阴天,也要揭草帘,并擦去棚膜上尘粉和草屑,可加强透光度8~12%,棚内北墙挂反光膜,可提升棚温2~3摄氏度,增光率达10%左右。(3)增温。腊月是阳光温室增温保温的关键期间,棚温重要经过揭盖草帘来抑制。若棚温太高,消耗有机营养物质多,易导致“化瓜”;若棚温太低,特别是地温低,影响根系活力,下降光合作用。据调查解析,当棚内夜间温度为6~7摄氏度,累积达18~20小时,易产生“化瓜”征象,因此白天抑制棚温24~30摄氏度,夜间为15~10摄氏度为宜;(4)平衡施肥。按照墒晴、肥情,亩施硝酸钾10~15kg,还可喷洒1%磷酸二氢钾、0.4%葡萄糖、0.4%尿素混在一起液,亩喷量35千克;(5)喷洒植物成长调节剂。在开花期结合人工受粉,喷洒100ppm赤霉素溶液或天丰素800~100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