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长势弱用噻呋酰胺防治和治疗纹枯病好
建湖县吴华3月27日来电话:小麦长势较弱,根系不发达,新根少,能否每亩用43%戊唑醇30克防治和治疗纹枯病,同时加用芸薹素内酯促使成长?
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三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纹枯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对小麦成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戊唑醇对小麦成长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大,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小麦成长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小。每亩用43%戊唑醇30克,对小麦成长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在麦苗长势弱的状况下不宜这样用药。
噻呋酰胺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对小麦纹枯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成效,持效期长,同时对小麦成长有一定的促使作用。长势不太好的麦田,能够优先选用噻呋酰胺防治和治疗纹枯病,一般每亩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能在较长时间内避免小麦出现纹枯病。芸薹素内酯具有促使植物细胞分裂和延长的作用,能促使作物根系成长,增强光合作用,提升作物叶子叶绿素含量,促使作物对肥料的汲取,有用促使作物成长。上述田块能够混用噻呋酰胺和芸薹素内酯防治和治疗纹枯病和促使小麦成长,也能够考虑恰当加用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对小麦成长控制作用相对较小的唑类药,或者直接加用醚菌酯、嘧菌酯等药,对抑制后期白粉病的形成有较好的成效。
(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