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有普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增加甜玉米3种类型,近年来各地以扩展超甜玉米为主。甜玉米果蔬兼用,还可制成罐头,具有充足的养份成分和食用纤维,对心血管病和胃癌等疾病有辅助疗效,因而成为风行世界的新型天然养份食品。甜玉米在中上肥力田块栽培,每667m2青苞产量达800—1000kg以上,青苞收获后茎叶仍青绿,可作饲喂奶牛的青饲料。超甜玉米全生育期(收青苞)一般75—85天,一年可种两造,有的地方甚至可栽培三造,容易产生规模栽培,除供本地销售外,还出口港澳,经济效益较高。现将超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用优异杂交种超甜玉米优异杂交一代种子增产潜力大,抗性强,适应性广,比普通品类增产30%—50%,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比如新育成的穗甜2号、超甜711、粤甜3号、超甜28、金银粟1号等优异超甜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特性,选用这些优异超甜玉米杂交种可获较好的经济效益。
2、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造播种期在2月中旬,全生育期75—80天,早造育苗要特别小心防倒春寒,使用室内、棚室或尼龙薄膜保温育苗;中造播种期在5月上旬,全生育期60—65天左右,育苗要用遮光网搭棚,避免猛烈日光直射和暴雨冲打;晚造播种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生育期80—85天左右,育苗办法与中造相同。育苗地应选地势较高、不渍水、向阳的田块。纸筒育苗应采用营养物质充溢的塘泥、菜园土等,育苗土压成碎粒状,匀称放入纸筒内,每个纸筒放1粒种子,用手指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淋足水。育苗期育苗地坚持湿润为宜。
3、精细整地,高畦深沟。选择肥沃的土壤栽培。土块整成细碎颗粒状,畦宽1.26m,沟深23—26cm、宽33cm,避免渍水,有利于排灌和根系深扎。第二造可不必犁翻整地,锄掉茎秆后用锄草剂喷杀杂草,畦面松土施肥即可栽培。
4、适期移植,合理密植。玉米苗3.5—4片叶时移植,株距33—40cm。早造因风雨、低温等恶劣天气较多故不宜密植,亩植3000—3200株。中造天气酷热、病虫害多,也不宜密植,亩植2700—3000株。晚造气候最适宜玉米成长,可亩植3200—3400株。
5、增加肥水管理。玉米是一种需肥量较大的作物,除施足底肥外,还要大量追肥,才能获得高产。底肥:每造亩用过磷酸钙100kg或鸡鸭粪375kg在移植前结合整地施下。追肥:每造每亩共施复合肥80kg、尿素50kg、氯化钾25kg。其中移植后3—5天,亩淋施复合肥1kg、尿素1kg,隔3天再施1次;移植后7—10天,亩用复合肥10kg、尿素7.5kg匀称施于畦面;移植20天后,要重施肥,约7—10天施1次,亩施复合肥12.5kg、尿素7.5kg、氯化钾5kg。每次施肥后都要淋水,或结合灌水施肥,或在降雨前后施。待植株雌、雄花抽齐授粉后,每亩施复合肥10kg、尿素7.5kg、氯化钾7.5kg,收前7—8天再施尿素10kg,以利玉米充实饱满。甜玉米忌渍水,怕干旱,因此整个生育期要坚持土壤湿润,渍水要准时排干,干旱要准时灌溉。
6、准时打苞,锄草覆土。移植后30天左右,植株地上节间的叶腋处分生出大、小苞,小苞虽也能出现穗,但发育不良,而且一株两苞,果穗不够大,影响商品价值,所以要准时将小苞摘掉,以集中营养物质促大苞。摘下的小苞可作为蔬菜出售,每亩可创收150—200元。在植株幼穗分化前即移植后15—20天锄草,并结合松土,把沟底的泥土培到植株两旁,提升植株的抗倒能力,加深排灌沟,以利于排灌水。幼穗分化后则不能松土,以免伤根,一般每造锄草盖土2次。
7、增加病虫害防治和治疗。甜玉米的重要害虫有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等,要小心增加防治和治疗,特别要避免抽穗至成熟期玉米螟幼虫蛀入苞内,影响商品质量。可用敌敌畏、杀虫双喷洒2—3次,但收获前要小心用药。甜玉米的重要病害有叶大斑、叶小斑等,可用硫胶悬剂、托布津等杀菌剂兑水喷洒2—3次。中造玉米纹枯病特别严重,每隔7天用井冈霉素300—350g兑水50—60kg喷施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