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光照时间短,大棚内外温差大,通风极少,棚内有害气体逐渐积累,臭味大,还容易酿成根系、叶子等受害严重,根系汲取养份困难,叶子发黄干枯,甚至形成死棵。
症状解读:氨气危害
冬天形成的气害,多数均是粪肥或者尿素等含氮量较高的肥料,发酵腐熟或者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氨气等挥发,进入空气中积累危害,酿成黄叶干枯等问题。越冬茬黄瓜等集中在10月份早先订植,早春茬蔬菜从12月份就已经开始,换茬前许多菜农习惯利用粪肥作为基肥,而常用的干鸡粪、稻壳粪、鲜鸡粪等均是未经腐熟的,施入土壤后慢慢发酵腐熟,就可能出现氨气积累。粪肥利用较多时,甚至用后两个月仍然可能发生气害问题。
此外,追肥含氮量太高,也可能形成气害问题。若棚内湿度较小,地温却较高,追肥后3-4天就可能分解形成大量氨气。氨气气害经过气味通常就能判断,氨气通常伴随着显著的臭味,进棚就可闻出来。当棚内氨气浓度超过5毫克/升时,个别敏感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就会受到损害,最初叶子象被开水烫过一样,干燥后变为褐色。
追肥半月左右,若一次用肥较多,尤其是硝酸钾、硝酸钙等一次利用过量,还可能产生亚硝酸气体等,发生叶脉间逐渐漂白的征象。此外,烟剂应用不妥,也可能发生气害问题,需要堤防。
推荐方案:革新基肥配比+连阴天合理应对
革新基肥配比
越冬茬、早春茬蔬菜定值后,正是全年温度最低,通风最少的期间,基肥利用中一定要选择安全性高的种类,采取“少而精"的原则。稻壳粪、干鸡粪不能大量利用,鲜鸡粪应禁用。推荐应用发酵鸡粪、豆粕有机肥等代替。追肥也应防止一次性用肥量过大,一般亩用5-10kg即可。调解用肥,是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发生的基础。
连阴天合理应对
气害通常出现在阴天温度低,难通风的时候,此时应堤防做好短时间隔通风,做到温度与通风统筹,尽量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积累。
( 来源:农业科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