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东台镇菜农于根荣摸索出棚室莴苣、架式冬瓜、秋菜豆三种三收周年高效率栽培模式,效益可观。现将他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莴苣
品系
选用耐热、不易抽薹、高品质高产量的品系,如澳立3号、郑兴圆叶等。
育苗
9月中旬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先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在凉水中浸泡5小时,然后吊在井内距离水面20-30厘米处催芽,每天取出洗去黏液,3-5天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前精细整地,做好苗床,浇足底水,撒播,每平方米苗床用种量2.25克。播后浮面覆盖遮阳网,全苗后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育苗前期全天覆盖,早先晴天上午10时盖,下午4时揭。移栽前炼苗,迟盖早揭。苗龄25-30天、2叶1心期订植。株行距均为40厘米。
大田管理
定值前一周每亩施腐熟人畜粪2500-3000千克,饼肥30-40千克。活棵后准时追施稀粪水,开塘穴施硫酸钾三元复合肥,每亩20-30kg。为避免抽薹,可在连作末期喷施0.1%矮壮素,准时摘除小花蕾。
病虫防治和治疗
病害有霜霉病等,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害虫有烟粉虱、蚜虫等,喷施10%吡虫啉1000倍液、0.5%虫螨立克1000倍液防治和治疗。
采收
次年2月中下旬采收。
冬瓜
品类
选用早熟、适合架式种植的小果型品系,如春早1号等。
育苗
2月上旬在棚室内采用养份钵育苗,播前在棚室内做宽130厘米、高10-15厘米(长度按照需要)的苗床,浇足底水。将催过芽的种子播在养分钵中,盖2厘米厚的营养物质土,盖地膜,搭小拱棚覆盖薄膜。夜间在小棚架上加盖草帘,早上揭掉。齐苗后揭去地膜。苗期棚内白天温度坚持25-28摄氏度,夜晚14-16摄氏度。
订植
3月上旬订植,订植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深翻整地做畦。行距1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750穴,每穴2株。定值后浇水、搭小拱棚,闷棚5-7天。
大田管理
活棵后通风换气,坚持棚内白天25-28摄氏度,夜晚16-17摄氏度。抽蔓前搭2.2米高的“人”字形支架,抽蔓后每穴各引一株上架。3-4叶期摘除心叶,每株留蔓2根,每蔓留瓜1-2个。坐瓜后依靠瓜的第二叶扎蔓绑牢。花期用防落素点花,浇施人畜粪2-3次。坐瓜后每隔10-15天追施一次肥料。
病虫防治和治疗
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用75%百菌清800倍液、50%速克灵600-8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害虫有烟粉虱、蚜虫、红蜘蛛等,准时用10%吡虫啉1000倍液、0.5%虫螨立克1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采收
5月上旬至7月上旬采收。
菜豆
品系
选用早熟、耐老、绿荚品系,如78~209、绿珠等。
播种
7月下旬在前茬支架下脚10-15厘米处播种,行距75厘米,穴距50厘米,每穴播种3-4粒。
大田管理
全苗后准时剪苗定苗,每穴留健苗2株。水肥管理的原则是“干花湿荚”、前控后促,花前少施肥,花后多施肥,结荚期重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准时追施上架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2000-2500kg,开塘穴施。重施花荚肥,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25-30千克。准时“翻花”,在采收后期摘除下部黄叶、发病叶片、老叶,施肥1-2次,可延长采收期10-15天。
病虫防治和治疗
害虫有豆荚螟、斜纹夜蛾等,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和治疗;病害有炭疽病、锈病等,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防治和治疗。
采收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