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豆生产中,病虫害一向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要素,为害大豆的病虫害具有种类多、为害重等特性。其中,大豆花叶病毒病有植物癌症之称,该怎样进行科学的防守?
大豆花叶病的为害症状常常在叶子上体现最为显著,有两个典型的特性,一是叶子黄花花叶,二是叶子皱缩,发病严重时,黄花、皱缩同时产生,叶子发生严重的扭曲、畸形、黄花征象,如果苗期发病较早,变形的植株会僵缩在哪里,不再成长。
大豆花叶病毒病一旦发病,很难恢复治愈,所以,防治和治疗策略应以预防为主,重点防治和治疗蚜虫相结合,详细能够参考以下技术办法:
1.选用抗病品系
在生产中,首先,要选用抗病毒品系,目前大面积推广品类多数对大豆花叶病毒有一定抗性,发病区能够经过提纯复壮提升原有品类抗性或改种高抗品系。
2.利用无毒种子田
选用无病毒或低毒的公用母种,其次,做为种子田的地块,前茬要保证没有种过豆科作物,同时,与另外豆科植物要坚持100米以上的隔离距离,在生产过程中,准时去掉田间的发病植株,要求田间病株率低于0.5%。引进种子必需隔离栽培,留无病毒种子作繁育用。
3.防蚜治蚜
蚜虫是大豆花叶病毒在田间流行的重要传播者,因此,防治和治疗病毒病必需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和治疗工作,发现蚜虫,准时喷施杀蚜剂,喷施时间要在蚜虫形成初期开始,应小心几种杀蚜药剂交替利用,避免多次利用一种药剂,使蚜虫发生抗药性。
4.化学防治和治疗
如果田间出现了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用31%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防治和治疗或用3.85%三氮唑核苷~铜~锌水乳剂500倍液喷施防治和治疗。这些病毒钝化剂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病毒的活力,抑制病情继续蔓延。
信息来源:致富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