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采摘后也要做好综合管理,为来年的好收成打好基础!那么杨梅采后怎样管理?杨梅采后管理技术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杨梅采后怎样管理?杨梅采后管理技术:
1、杨梅采后的科学施肥
杨梅树由于春夏两次梢的成长和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养料,7~8月份又是花芽分化和秋梢成长期,秋梢的成长好坏直接影响到来年的产量!施肥量应视树势强弱和结果量而定,一般株产50千克以上,施有机肥40~50千克,1kg磷肥混在一起0.5千克尿素;杨梅不宜单独施用磷肥,以免降低杨梅品质!
杨梅采后施肥办法:
(1)环状施肥 :以主干为中心,按树冠大小挖环状沟,施有机肥沟宜深,施肥以后培土,大树施 肥可用此法;
(2)穴施或放射状施 :以树干为中心,与树冠周围的弧式线平衡,挖5~~6条沟穴,沟之长短、深度视所用肥料多少和树冠大小而定,也能够主干为中心,与树冠周围的切线垂直,挖5~7条放射状沟,沟长70~80CM,宽30~40CM,深30CM,施肥后培土;
2、杨梅采后及时喷药
为防治和治疗杨梅褐斑病产生可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或800倍的70%的甲基托布津、或1000倍的50%多菌灵于果实采摘后喷施;
3、杨梅采后恰当翻耕
杨梅采收后,因采收作业中人们对果园的践踏以及春雨和梅雨淋溶使土壤板结,通过翻耕和松土能够割断毛细管作用,提升树体7~8月份的抗旱能力,有利于花芽分化和第二年结果,要求耕深15M左右,可结合施肥一起进行!
4、杨梅采后合理修剪
杨梅的夏天修剪能缓和树势,因此可在施追肥的同时,合理修剪杨梅果树,去除病虫枝、枯枝、弱枝、荫蔽枝,恰当开天窗,使树冠通风透光,多发秋梢,提升秋梢产量!
杨梅采后怎样管理?杨梅采后管理技术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