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按为害期间和位置差别,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苗瘟: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出现。分蘖至拔节期危害较重。
节瘟:稻节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大,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出现早的产生枯白穗。仅在一侧产生的酿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出现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酿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酿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酿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出现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防治和治疗对策:选用抗病品系;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科学排灌;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混在一起就苗海藻酸碘20g,加水50-75kg喷雾,7-10天再喷药一次。
2、水稻白叶枯病
产生症状:重要产生于叶子及叶鞘上。初期在叶缘出现半透明黄色小斑,早先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扩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一些界线显著;很多天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防治和治疗措施:选用抗病品类;用1%中生菌素50倍液浸种24小时消毒;培育无病壮秧;移栽前7~10天,用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500倍液混在一起赛生海藻酸碘喷施。大风雨后受淹稻田要准时喷施就苗海藻酸碘呵护。
3、水稻纹枯病
发病症状: 叶鞘出现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展呈椭圆形或云纹形,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产生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子发黄枯死;叶部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子很快腐烂。茎秆受害常不能抽穗,高温条件下病斑上出现一层白色粉霉层。
防治和治疗对策:打涝菌核,减少菌源;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灌水,浅水勤灌,适度晒田,下降田间湿度;在封行至成熟前喷施30%菌核净WP 800-1 000倍液混在一起赛生海藻酸碘喷施3-4次。
4、水稻胡麻斑病
发病症状: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子、叶鞘发病时病斑扩展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子感病边缘褐色,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发病叶片由叶尖向内干枯,潮褐色,死苗上形成黑色霉状物。叶鞘上感病水渍状,后变成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暗褐色,酿成穗枯。谷粒感病灰黑色扩至全粒酿成秕谷。气候湿润时,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
防治和治疗办法:良种消毒,增施冲之道配土比加,防止偏施氮肥;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在一起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施。
5、水稻条纹叶枯病
发病症状:在水稻成长前期,水稻心叶及心叶下的第一叶子产生褪绿的黄色斑纹线,后逐渐发展至不规则的黄色长条纹,心叶扭卷或枯死,成“假枯心”,最后全株枯死;在水稻成长后期,剑叶及剑叶鞘褪绿成黄色或黄白色,病穗常紧包于叶鞘内不易抽出,成枯孕穗,使水稻不能正常结实,对水稻产量影响更大.
防治和治疗措施:耕翻栽培,下降灰飞虱越冬数量;清除路边、沟田边杂草;选用抗病品类;增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防止偏施氮肥;秧田期和本田前期,每亩用50%速灭威1000倍液50公斤,或2%叶蝉散粉剂2公斤加水喷雾。
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发病症状:重要危害叶子,有时也危害叶鞘。病斑出现在叶脉间,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受叶脉制约,出现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很多黄色菌脓,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
防治和治疗措施:良种消毒;50%代森铵500~600倍液混在一起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雾,抽穗期开始喷药,7天后再施1次药。
7、水稻恶苗病
症状:本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出现,病苗颜色呈淡黄绿色,比健苗成长得高而细弱,叶子狭长,根部发育不良。
发病特性:病菌在病稻谷草上越冬或种子本身带菌,成为初侵害源,病菌从伤口浸入小苗茎基部,经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防治和治疗对策:1.选用不带病品类,防止病田及其附近田块留种;2.种子消毒,可用多菌灵、权百克、强氯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关键在于消毒;3.发现病株,立刻拔除。
8、水稻稻曲病
为害部分谷粒,初在谷粒内发生菌丝体,逐渐增大,使内外颖张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病菌孢子座。
防治和治疗办法:1.选择抗病品系;2.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纹枯病;3.结合纹枯病防治和治疗,在封行后至成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
9、水稻叶鞘靡烂病
症状(1)叶子:叶鞘靡烂病多出现在水稻孕穗期的剑叶叶鞘上,初期危害症状为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后面小斑集结成云纹状病斑,似虎斑;病斑继续扩大到叶鞘大一些。
(2)穗部:叶鞘内的幼穗个别或所有枯死成为枯孕穗;稍轻的呈包颈的半抽穗状。潮湿时,病部着生粉霉,剥开剑叶叶鞘,可见菌丝体及粉霉,即为该病病菌。
防治和治疗措施:选育抗病良种;种子消毒;必要时可喷50%苯菌灵WP 1 500倍液混在一起赛生海藻酸碘。隔15天喷1次,间断1-2次。
10、水稻烂秧
烂秧为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一种是由生理要素导致的,另一种是由真菌导致的传染性烂秧。
(1)生理性烂秧:播种后种子不发芽而逐渐发黑腐烂,即烂种;根以前,新苗跷脚,黑头黑根,以至腐烂死亡,即烂芽。新苗在2~3叶期死亡,即死苗。
(2)传染性烂秧
①青枯型死苗,病株最初叶尖停止吐水,继而心叶忽然萎蔫,卷成筒状,随后下部叶子很快矢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污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
②黄枯型死苗,从下部叶子开始,由叶尖向叶基逐渐变黄,向上部叶子蔓延至心叶,最后植株基部变褐软化,直至全株呈黄褐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根毛稀少,根易拔起。
防治和治疗办法:选用良种并消毒;适期抢晴播种;施用德孚尔滴灌冲施肥,增施磷肥;科学管水,调控温差:苗床坚持芽期湿润, 保证土壤中氧气丰富,秧苗一叶一心至三叶期时,田间发生叶尖不吐水和零星卷叶时准时喷药,可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在一起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喷雾,若病情较重时,可恰当加强用药量。
11、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发病症状:叶子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展,后期病斑的中心变灰褐色,叶子局部坏死。受害叶鞘多形成在荐叶鞘上,初生血色短条状,后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心组织也变灰褐色坏死。剥开叶鞘茎上有黑褐色条斑。抽穗前剑叶叶鞘发病严重,常常抽不出穗。
防治和治疗对策:老病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每亩70%叶枯净(又称杀枯净)胶悬剂500倍液混在一起赛生海藻酸碘,对病田或染病品系立刻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
12、稻粒黑粉病
发病症状:苗期叶尖发生淡黄色褪绿斑,渐向基部扩展,产生叶肉黄化花叶,早先全叶变黄,向上纵卷,枯萎下垂。植株矮缩,不分蘖,根系短小。分蘖后发病的不能正常抽穗结实。拔节后发病抽穗迟,穗行小,结实差。
防治和治疗办法:选用抗病品系并消毒,增加种子检疫;水旱轮种;增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不偏施氮肥;选用25%三唑酮WP 1 000倍液混在一起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在生产田始花期、盛花期和灌浆期用药剂防治和治疗1次。母本脱粒后,大多数数病粒成为下扬,要将这些下扬集中烧掉。
13、水稻矮缩病
发病症状:重要危害谷粒。谷粒被感染后,起初症状不显著,与正常谷粒无异,到发病中、后期体现出症状,症状有3种类型:
谷粒色泽正常,颖间自然开裂,露出黑色粒状物,手压质轻,如遇阴雨湿度大病粒破裂,散出黑色粉状的厚垣孢子。谷粒色泽正常,外颖背线近护颖处开裂,现出红色或白色舌状物,颖壳粘附黑色粉末。谷粒色泽暗绿色,外观似青秕粒,不开裂,手捏有松软感,浸泡清水中变黑色。
防治和治疗办法:连片栽培,连片收割,准时防治和治疗黑尾叶蝉。消灭看麦娘等杂草,压低越冬虫源。发现病株要准时拔除。积极防治和治疗传毒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