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随着雨雪天气的频发,棚室容易发生各种问题,从而对棚内温度、湿度等酿成一定影响,引起棚内蔬菜作物成长受阻。为此,增加棚室自身设施管理是当下的重中之重,才能为蔬菜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怎样增加管理,详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棚设布条加强透光性
冬天天气干燥,大风天气增多,引起落到棚膜上的灰尘也随着增多,如果不准时除去,会严重影响棚膜的透光性。棚膜设置布条,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调松紧,防止缠绕。除尘布条的松紧度是以压膜绳为中心线,布条左右摆动时,相邻布条相互依靠近,但不会缠绕为宜。通过一段期间,布条经风刮不停的扭捏,使有些布条伸长,再遇到棚面“小卷风”或局部倒风向时,相邻布条就会产生摆动偏向不统一,甚至相反,酿成相互缠绕,因此,布条栓系7-15天后,就应该对全部布条重新栓系,对其松紧度进行调节。
其次,常移位,加强除尘率。除尘布条两头栓系固定,使其左右摆动的面积呈纺锤形。当布条中段摆动幅度较大时,除尘率可达80%以上。不少菜农在设置好除尘布条后,就不在移动,整个冬天除尘布条都在固定的距离范围内来回摆动,容易产生除尘死角,酿成棚膜透光率下降。因此,在10-15天时对除尘布条进行部位移换,先从棚室前脸处挨个解开布条,将布条移动在一根压膜绳的距离后,再栓系牢靠。然后把栓固于棚脊处的压膜绳上的布条另一头解开、移位,与下部一头相对应栓系在同一条压膜绳上。
呵护棚膜与浮膜 增强保温性
棚膜下垫软物,防磨损。为了更好的呵护棚膜,通常前脸处棚膜上要设置穿钢丝的“裤”,拉紧钢丝后起到对棚膜的压实作用。这道“裤”通常会与压膜绳、骨架等慎密接触,接触的地方就容易因摩擦引起棚膜受损。可使用旧地膜将“裤”中的横向钢丝与压膜绳、骨架等慎密接触的地方垫起来,相对于布条、疲软管等物品,地膜更柔软,呵护性更好,对减轻磨损有较好的成效。
浮膜上压硬物,要软包。浮膜需要压实,通常采取的方法是用编织袋装沙或泥土,在冬天很容易吸水冻结后变的利用困难,摩擦力也小,若浮膜上存在水或冰渣,编织袋就容易滑落,现在许多菜农采用旧立柱压实浮膜,但需要小心的是要将旧立柱进行软包。详细做法有:将旧立柱截成50厘米左右的长度,然后用旧衣物等包裹起来,用短绳捆绑早先发生把手;将浮膜铺平后,手提软绳就能够将其压到浮膜上,被包裹的立柱不会对浮膜酿成损害,起到压实的作用。
设置“人字架” 让棚面更稳固
当前棚室建造过程中,钢丝和钢管的固定非常主要,如生产中菜农用结实的布条固定,或缩小间距,并每个空档都用双层铁丝进行捆绑等,这样的成效并不佳,还容易损坏棚面。而“人字架”固定法设置简单,多处可用,成效显著,不仅能不错的对钢管和钢丝进行固定,覆盖上薄膜后,也不会对薄膜酿成伤害。
“人字架”固定一定要选择多孔隙的架构,并易弯曲有韧性,这样能很大程度对钢管弯曲绑定。开始绑按时,将人字架钉在钢架或立柱上固定好,用螺丝上紧,完成后,即使大力晃荡钢管也不会向下滑落。
( 来源:农业科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