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的出现与防治和治疗
1、症状
病菌感染根部和地下、地上茎。被害的地下肉质茎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浊状汁液,散发臭味;被害根也呈淡黄褐色,终至所有腐烂。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子被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枯死。
2、病原
本病由细菌青枯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侵害所致。成长发育最适温度28―29摄氏度,最高40摄氏度,最低4摄氏度,致死温度52―53.3摄氏度(10分钟)。细菌在30摄氏度左右的干燥状态下,3天后即丧失生活力,在pH值4.05―9.5的范围内细菌均可成长,但以pH值5.4―7.3最适宜。病菌除为害姜外,茄子、辣椒、西红柿、马铃薯等均可被感染。
3、菌源与传播
病原菌大量存在于病姜田土壤和带病的姜块组织中,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带菌姜种是重要初侵害源,并借姜种调运作远距离传播。次年下种早先,首先由病姜种或带菌土壤中的病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侵入生姜植株的地下茎基部或直接导致地下姜块发病。就病种和带菌土比较,病姜种导致发病可能性很强,时间更快,二者均是不可忽视的主要病源。姜瘟病菌同其他着生鞭毛的杆状细菌一样,必需在有水的状况下才能传播蔓延。一般依靠灌溉水、地表流水、地下害虫和雨水溅射传播蔓延。栽培染病品类,病土连年净作,用带菌种姜,施肥不妥,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都易导致姜瘟的出现和流行。
4、发病条件
一是要有病源(病姜种和带菌土)的存在;二是要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重要指气候条件的温度(气柔和土温)与下雨量。一般旬均温达24摄氏度左右时,病害开始流行,在28摄氏度左右加上充溢的雨量,发生田间积水,病害快速扩大蔓延。试验观察表明,在有病源在的前提下,温度(特别是土温)和下雨量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二个主要要素,尤以雨后姜田积水,又遇烈日曝晒大产生最为严重。此外,姜苗出土前后灌水不妥,具有一定诱发作用;种植管理不妥或轮种时间长短,均与病害产生有密切关系。土均温25摄氏度以上时,潜育期一般为6―8天,最短3天,最长11天,在15―20摄氏度时为41天,15摄氏度以下很少发病。高温多湿,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剧烈利于本病出现流行。下雨量的多少和下雨的早晚也有关系。6―7月间,如果在10―12天内,下雨量达到100毫米左右,田间即可发生病株,大雨过后1周左右,田间即出1次发病高峰。植地莲座、低洼、土质粘重、无覆盖物、偏施N肥的发病率高;中心病株发生早,病菌再次感染的次数多,病害出现也重。
5、出现和消长规律
露地种植的生姜姜瘟病一般于5月中旬至6上旬开始发病。由于此时期气温较低,雨量少,病害零星出现,发展慢。6月下旬和7月上旬是大面积上中心病株发生和中心病团出现期间,7月中旬末至9月中旬是姜瘟产生和流行的高峰期间。此时正值高温高湿气候,姜块产生膨大旺盛期间,病菌易于侵入,感染速度快,严重的可在15天左右酿成全田无收,整个发病高峰可持续50―60天。9月中旬后,随着气温下降和雨量的减少,病害逐渐减轻,10月中旬后停止发病,整个发病期长达140天左右。
6、综合防治和治疗办法
防治和治疗策略,必需从农业防治和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方法考虑,尽量创造不利于病害出现的环境条件,狠抓各个环节的和谐配合。
6.1、选用抗病品系。品系间抗性有差异,义乌首姜、新昌小型竹边姜和浙江铁杆青等品系较抗病。
6.2、选用无病姜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姜种,但凡有水渍状、表皮易脱落或者掰开姜块可见黑褐色圈纹,用手挤压有白色液汁溢出的,均是带病姜块,不能下种。
6.3、姜种消毒处理。对策同选种清毒。
6.4、轮种换茬。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深翻后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起高垄,增施磷钾肥或覆盖遮阴,实行2―3以上的轮种,防止与茄科作物莲座或套种。
6.5、增加田间管理。看重姜田排水,严格抑制姜田灌水,一般采取人工浇灌,严禁大田浸灌。深沟高厢,雨后准时排解积水,
重施基肥,轻施、巧施追肥,防止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增施磷、钾肥及粗渣肥。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刻拔除,连同窝中土壤带出田外处理,并用鲜石灰对附近消毒。
6.6、药剂防治和治疗。齐苗期每亩用78%姜瘟宁500倍液300kg灌窝。发病初期灌窝或喷雾,78%姜瘟宁300―500倍液,每隔5―7天1次,间断2―3次,或用72%硫酸链霉3000倍灌窝,或1000单位新植霉素3000倍液灌窝,或用90%的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300倍液灌窝,较能有用地抑制姜瘟的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