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 12-06 投稿人 : 佳承园艺 点击 :

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

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

粘菌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害防治一样,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

  

使用无污染、生活力强的高质量菌种。菌种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对棉花塞染菌、有异味或太干、太湿、太老的菌种都不宜使用。

  

注意田块选择和提前翻晒、杀菌

要选择向阳、通风、土壤肥沃和易排水的田块作为竹荪栽培地,并要提前20~30天清除田块的稻草根翻犁成畦暴晒。畦田四周要清沟排水,沟要清宽、挖深,不使雨水淤积。在栽培前的7~10天里用敌敌畏和多菌灵1:500倍喷洒及每666m2撒25kg石灰杀虫、杀菌;在整畦播料的前1天,按上述药物再进行一次杀虫、杀菌。

  

培养料处理

栽培竹荪的原料如木屑、竹屑、菌草、废菌料等必须充分晒干。在下料栽培时,把这些原料放入水池内浸泡24—36小时和堆沤发酵5—7天,浸泡或堆沤时在水中或料中加入0.3%~0.5%石灰和1:500倍的多菌灵杀菌。浸泡时加入2%一3%漂白粉。

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

  

加强畦床管理

竹荪下料播种时要选晴天,播种覆土后畦面撒些竹叶或铺盖稻草,并插上拱型竹片,遮盖薄膜保温、保湿、防雨;菇棚四周遮阳物不宜围的过厚、过密,要易于通风;畦沟不应有雨水淤积,畦土湿度保持在20%一25%,空气相对湿度达80%~90%,光照达600—800Lx。

  

发病后的处理

竹荪畦床一旦发生粘菌要停止喷水,加大菇棚光照和通风。同时清掉发病处的培养料和壤土,稍微清宽些,并在清理处撒上石灰和喷洒杀菌剂。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硫酸铜1:500倍和100—200国际单位链霉素或含有效氯150mg/L的漂白粉连续喷洒3—4次。

以上就是竹荪粘菌病的防治技术的介绍了,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大家到植物资料网查询更多资料。

相关文章

  • 露地生菜的栽培手艺
    露地生菜的栽培手艺

    生菜别名叶用莴苣、包生菜、令媛菜等,应能够生食而得名。是菊科莴苣属中能构成叶球或嫩叶供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菜的叶子和叶球,人品脆嫩味甜,风味佳,营养富厚。1、种类选择及茬口摆设1、春天露地栽培。3月上旬在阳光温室、高架年夜棚或田间小拱棚内收获育苗,苗龄40~50天,5月上旬订植于露地,6月中下旬采...

    2849 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蔬菜种植教学
  • 木耳菜田间管理技术
    木耳菜田间管理技术

    木耳菜是南方夏天高温重要蔬菜之一,其味清香,清脆爽口,如木耳一般,口味独特,那么大家知道木耳菜在栽培时是怎样管理的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木耳菜的田间管理技术吧。1、减苗定苗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播种后不久即可出苗,当幼芽成长出1~2片真叶时.要剪苗一次,而成长到4~5片真叶时定苗。定苗的株距要...

    2843 种蔬菜技术 种菜技术
  • 秋土豆如何施用微生物菌肥
    秋土豆如何施用微生物菌肥

    秋土豆用种最好采用小整薯播种为好,若为大薯切块,则需用甲基托布津或拌草木灰对薯块消毒,晾干后催芽。催芽时将微生物菌肥对水稀释3-4倍,将土豆块放入浸泡即可。浸泡后将薯块捞出放在混有微生物菌肥的沙床上(每平方米苗床土用此肥200-300克与沙土混匀),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及四周覆盖...

    217 土豆 土豆种植技术
  • 蔬菜栽培:茄子褐纹病又有出现
    蔬菜栽培:茄子褐纹病又有出现

    茄子褐纹病在各地茄子栽种区广泛形成,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现在在寿光市纪台镇部门年夜棚中就有出现,而且早先临盆阶段该病害有伸张趋向。是以,笔者提示菜农延迟预防该病害。  叶子病发:一样平常先从底部叶病发,逐步向上部成长,先发生水浸状褐色黑点,圆形或近圆形。前期扩大为不规矩形,边沿呈深褐色,中心呈灰白...

    2393 种菜教学 蔬菜种植教学
  • 盛开在无声世界的依米花- 李 静
    盛开在无声世界的依米花- 李 静

    李 静1985年6月,她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天晚上,8个月大的她因为一次普通的发烧打的退烧针而双耳失聪了。父母带她寻遍了全国各大医院,也尝试了各种方法,却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妈妈终日以泪洗面,无法接受女儿坠入无声世界的现实。妈妈看着她微笑的小脸,暗暗决定,一定要将她带出这片聋哑之地。从那天开始妈...

    2644 依米花 依米花综合
  • 大白菜管理不可少三肥
    大白菜管理不可少三肥

    1.施足有机肥。施足底肥是获得大白菜丰收的基础。一般老菜地土壤肥力较高,施用有机肥料应适量;而新菜地土壤肥力不高,重施有机肥与磷肥混在一起作底肥就显得特别主要。  2.巧施提苗肥。大白菜子叶长出后,主根已达10厘米左右;并出现一级侧根,已具有吸水吸肥的能力,在底肥不足或未施种肥的状况下,要施少量的提...

    2396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教学
  • 适合夏天播种的黄瓜新品类:青翠三尺耐热、耐雨水又抗病
    适合夏天播种的黄瓜新品类:青翠三尺耐热、耐雨水又抗病

    华北型黄瓜,在华南地区称青瓜,因其爽脆的口感、油绿的颜色以及较高的产量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但目前生产上耐热、耐雨水的黄瓜品系很少,广东当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青翠三尺因其耐热、耐雨水、抗病的特性,一经推出即广受华南地区喜爱,给广大瓜农带来了较好的收益。1 特性特征早熟,主蔓第一雌花6-8节,...

    1543 蔬菜 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 半结球生菜~耐抽薹生菜
    半结球生菜~耐抽薹生菜

    株高19~26厘米,开展度30~40厘米,叶卵圆形,绿色,叶面较平滑,叶长、宽各约20厘米。单株重500克左右,株型美观、商品性好,口感爽脆、味香微甜,生食、熟食品质均佳。耐热、耐寒、耐抽薹,抗病性强,株型紧凑、适于密植,持续采收期长,产量高,适于春秋露地及呵护地种植。育苗移栽苗龄30~40天,幼苗...

    983 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蔬菜种植教学
  • 桃树嫁接选择砧木很重要
    桃树嫁接选择砧木很重要

    砧木好坏直接影响桃树产量和品质。所以我们务必立足当地资源,选择适应当地乃至北方土质、气候的最好种籽做为桃品系砧木,对桃树生产和效益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  差别砧木嫁接同一个品系,成效大不同。桃树长的好坏、花芽质量、丰产性、叶色后期变化、树干粗度、冠径大小均是不同的。特别是成熟时间、着色程度都有显著不...

    605 种菜方法 蔬菜种植教学
  • 机插水稻再生种植技术
    机插水稻再生种植技术

    机插水稻再生种植技术。本期节目重要内容:近年来,优质高产再生稻品系的育成及再生稻生产技术的推广,为再生稻的扩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那么,什么才是再生稻,再生稻又该怎样种植呢?再生稻是使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后抽穗结实,实现一次栽培,两次收获的一种稻作模式。本片以机插种植方式为例,向...

    1906 种菜知识 种蔬菜技术
  • 蒜薹和蒜苔有什么区别
    蒜薹和蒜苔有什么区别

    蒜薹和蒜苔没有区别,二者是一样的。在南方部分地区称作蒜苗,包括花茎和总苞两部分,苔苞是大蒜花茎顶端的总苞,内含发育不全的花序。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蒜薹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一、蒜苔的作用1.杀菌作用。蒜薹含有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

    1879 蔬菜 种菜知识
  • 黄瓜靶斑病的为害及综合防治和治疗
    黄瓜靶斑病的为害及综合防治和治疗

    黄瓜靶斑病又叫褐斑病,是近年来山东省设施黄瓜种植中出现的又一个主要病害。笔者在田间进行的小区防治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33.5%喹啉铜悬浮剂、50%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43%戊唑醇悬浮剂、80%福美双水分散粒剂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分...

    422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教程
  • 甘蓝科学施肥
    甘蓝科学施肥

    生产1000kg甘蓝需纯氮2.0kg,五氧化二磷0.72kg,氧化钾2.2千克;亩产甘蓝3000~5000kg,需纯氮6~10千克,五氧化二磷2.2~3.6千克,氧化钾6.6~11kg。定值甘蓝前亩施有机肥2500千克,磷肥20~25kg,在甘蓝订植后准时浇灌订植水,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用避免...

    1198 蔬菜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注意事项
  • 小心防治和治疗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小心防治和治疗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近日,颍上县农业专家在汤店、陈桥等地发现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广泛发作,病田率在10%左右,发病田块病株率一般在10—20%,重达80%,酿成玉米成片倒伏。发病集中在受涝田块,长势嫩绿的田块。植株健壮或早玉米受害轻或未见发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初发时在玉米中下部茎杆上呈水渍状不规则病斑,早先...

    2023 蔬菜 种菜教学
  • 迷你黄瓜原产地在哪?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迷你黄瓜原产地在哪?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迷你黄瓜口感脆嫩,常作为水果食用。只有普通黄瓜的一半儿长,味苷多汁,黄瓜味特浓。由于瓜型小巧,迷你可爱,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那么,迷你黄瓜原产地在哪?如何种植?有哪些功效及作用?迷你黄瓜原产地在哪?迷你型黄瓜原产地:荷兰、欧洲其它国家也有类似的品种瓜短小,长15cm以内;表面光滑,无刺无瘤;瓜皮绿色,...

    487 种蔬菜技术 种菜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