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得了粗缩病,除了在成长前期发生以上症状外,发病重的苗期就死亡,发病轻的虽能结果穗,但很少结粒,酿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且玉米粗缩病一旦产生,较难防治和治疗,有植物癌症之称。
玉米粗缩病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灰飞虱大量寄居在玉米各个位置,在吸收汁液,酿成叶子失绿、花叶,同时把其体内带有的玉米粗缩病病毒传入玉米体内,引起玉米形成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以麦套玉米出现为害严重。玉米5叶期前最容易染病,10片叶早先抗病性逐渐增强,由于套种玉米5叶期前(5月中下旬)与灰飞虱形成高峰期相吻合,则发病重。玉米得病后,潜伏期为10~20天,玉米拔节后症状显著。今年,由于南方灰飞虱出现较重,迁入我省灰飞虱数量较多,当地气温低、湿度偏大等持续时间长,气候条件适宜灰飞虱生存、繁衍、为害,全省大部地区已形成灰飞虱。个别播种早的套种玉米已出现了玉米粗缩病。
目前,应按照当地玉米粗缩病区别形成为害状况,采取详细的防控办法。一是正在播种的秋玉米要搞好种子种衣剂包衣,出苗后尽快喷药防治和治疗灰飞虱。二是对已经套种出苗的玉米,尽快喷药,防治和治疗灰飞虱。三是结合减苗定苗,拔除病株,减少传染源。四是对发病率高的地块,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抓紧时间重种或改种大豆等作物,重种时.要选用早熟玉米品系,并实行种子包衣。
防治和治疗玉米粗缩病,关健是防治和治疗传毒昆虫—灰飞虱。由于灰飞虱具有虫体小、危害方式隐蔽,可随气流迁徙、转移等特征,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和治疗难以奏效,最有用的方法是抓住这几天关键期间,统一时间,集中喷药,早防、普防、强防,以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防治和治疗灰飞虱,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30ml或10%吡虫啉15g,对水30~40千克喷雾;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ml或48%毒死蜱60~80ml,对水30~40千克喷雾。
喷药防治和治疗要小心:
1、堤防在喷药时把田埂、地边、沟渠等都要喷到,避免田外的灰飞虱向田间迁移。
2、利用扑虱灵农药时,要避开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否则易酿成药害。
3、利用锐劲特、吡虫啉农药时.要避开鱼池、螃蟹池、养蜂场等。
4、由于近期气温较高,喷药时.要堤防防护,防止生产性中毒事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