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玉米种肥同播怎么预防烧籽?

时间 : 06-11 投稿人 : 鸿源园艺 点击 :

一、 因素与症状

玉米种肥同播引起肥“烧籽”的 因素重要是技术操作问题。过去,在没有种肥同播播种机的年代,曾经推广过种肥施用技术(种子与肥料掺混合播种),以便培育壮苗,但该技术要求亩用尿素务必抑制在2.5千克以下,否则就会“烧籽”。肥“烧籽”引起的不出苗,挖出种子后,可见种子有芽无根或无芽无根。

玉米种肥同播怎么预防烧籽?

进入21世纪后,国内铁茬直播玉米用不足20年时间,在施肥技术上跨越了两个台阶,先由原来的不施基肥变为了种肥同播、“基肥+追肥”模式,并且很快又由“基肥+追肥”模式转为了缓/控释肥一次底施、免追肥,甚至很多人虽然购买的是普通复混肥,但为了简化作业环节、抑制追肥用工及灌水成本,也一次底施。缓/控释肥一次底施、免追肥是玉米轻简种植与节水种植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今,不能种肥同播的播种机已淡出了生产,而采用播种机种肥同播就务必要堤防种肥间距及播肥量,且播后马上灌水,避免肥“烧籽”。个别农户不计成本、盲目加强播肥量;个别播种机手,为了减少播种机作业阻力、下降油耗,常把播种耧与播肥耧的横向水平间距调解在几乎一条直线上,这是酿成事故的主观 因素,客观 因素是所施肥料用量超过阈值就会展现毒害作用(如硼、锌、尿素等),或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如缩二脲),或在土壤里分解转化过程中形成有害物质(如氮肥转化释放出游离氨等;石灰氮作土壤处理剂或肥料,会水解出高毒物质氰胺,故不可种肥同播或追施),或使种子周围土壤盐指数太高,还有生理酸性或碱性肥料致种子周围土壤pH值变化过大等,“烧籽”。

二、预防与应对

采用“基肥+追肥”模式种肥同播、底施普通玉米公用复混肥15-25kg/亩时,播种耧与播肥耧的横向水平间距应保证到5厘米以上,种、肥在土壤中垂直间距不小于10厘米;而采用缓/控释肥一次底施、底施量达到35千克/亩以上时,播种耧与播肥耧的横向水平间距不应小于8厘米,习惯上讲,要保证到10厘米左右。底施高塔熔融造粒的复混肥,更要 保证种肥间距! 因素是高塔造粒复混肥,若氮素营养物质来自尿素态氮,尿素熔点132.7摄氏度、且热不稳定,加热至熔点温度以上(尤其超140摄氏度)并坚持较长时间,会因脱氨或缩合反应、发生缩二脲而带来潜在为害,此乃高塔熔融造粒工艺之缺陷。耐人寻味的是国内复混肥质量标准(GB15063~2009)未对缩二脲最高含量做出限定,只在第6.5.4条款要求每批产品的质量证明书需标出缩二脲含量(该文件化肥利用者通常见不到,也时而忽视);7.4条款要求尿素态氮的复混肥标识需标明“含缩二脲,应用不妥会对作物酿成损害”这句警示语。复混肥无缩二脲最高限量指标和警示语在法律层面上所尽的“风险提示”与“见告义务”,使化肥生产和经营者得以巧妙躲避由此而带来的风险,也使得利用者因此形成事故后难以向生产厂家和经营者问责来挽回损失。缩二脲含量>1%的尿素不能作种肥,即便基施,也可能使出苗率降至50%以下;尿素中缩二脲含量>1.5%就不合格(GB2440~2001),而氮素养份为尿素态的高塔熔融造粒复混肥,生产时一旦工艺波动或抑制不妥,缩二脲含量就会超过这一指标。播种时,若可购到低缩二脲含量的复混肥,还是用低缩二脲产品为宜。

要以效定肥,把经济收益最大化作为肯定目标产量和化肥投入水平是否合理的评价指标,切勿盲目加强施肥量。当前亩产600kg左右玉米,用高氮(≥25%)、足钾(8%-12%)、磷适量(6%-10%)的公用复混肥一次底施,以亩施纯氮12-15kg为准足足;

亩产700-800kg,亩用公用复混肥通常也不应超过60千克。无论大量元素化肥、未彻底腐熟的有机肥、还是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多施无益。

像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中起营养物质作用的浓度与有害浓度区别普遍很小,稍一过多就可能形成毒害,尽管此类毒害多数状况下不直观,但最终都会反映在产量上;笔者在洪冲积淋溶褐土上试验,每亩条施钼酸超过22克就会酿成减产。还有,用复混肥掺混尿素的办法来提升底施氮量、种肥同播,盲目添加也会大大加强肥“烧籽”的风险。有必要大量施肥时,最好采用先施肥、后整地的操作次序,应用土壤来稀释,不宜种肥同播。

在灌溉农区地多井少状况下,要防止播后搁置数天才浇蒙头水,尽量做到随播随浇;若播前下雨,采用缓/控释肥一次底施地块,也仍以再浇蒙头水较为安全。旱作农区,应整地前施肥;种肥同播时,亩底施15-25千克复混肥为妥。出现肥“烧籽”后,出苗率高于70%的应马上浇水来缓解症状,出苗率低的准时毁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