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油橄榄成长的旺季,也是管护的关键期间,栽培户需要堤防些什么呢?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奉节鹤峰乡油橄榄栽培基地。
砂质土中成长快
油橄榄树龄长、成长快,一般三年可挂果,七年进入盛产期,因为它是唯一用鲜果冷榨即可食用的优质油脂,故被誉为“液体黄金”。
据了解,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区域,适应成长在夏天炎热少雨,冬天温暖润湿的自然环境中。它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贫瘠的砂土、黏土都能正常成长,但最适宜长在含石砾的中性或微碱性砂质型土壤。
若地块土壤板结,栽种前应先深翻,深度最好在0.8m以上,深翻土壤有两种形式,或挖栽植沟、或挖栽植坑;再回填,先回填地面面大约20—25cm土层,再填地表的杂草、秸秆、杂树枝桠、树叶等。
准时排水防腐烂
夏天是暴雨频发的季节,涝害对油橄榄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鹤峰乡油橄榄栽培基地负责人张怀忠告诉记者,暴雨过后,应快速排解积水,组织工人采取松土、晾根等办法,改善土壤通透性,最大限度地防止因长期积水引起树木大面积死亡征象出现。如果苗木长期处于浸水状态,土壤中含水量太高、缺少氧气,树木根系不能进行正常呼吸,会发生根系腐烂而死亡。
此时,可采用挖沟、机械设施等办法来排水,对受涝程度不太严重的苗木可人工挖沟排水,大面积受涝或受涝程度较重的植株,则用水泵等设施排水。排水后,待表面土壤略干时,要准时进行中耕,目的是加快土壤水分蒸发,加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恢复树势、防治和治疗沤根。
整形修枝产量高
时下正是油橄榄进行夏剪的时候。张怀忠告诉记者,整形修剪是油橄榄栽培中技术性相当强的工作,夏剪做好了,不仅能够改善植株的光照条件,促使橄榄成长,还能够缩短挂果期,达到油橄榄早产、稳产、高产的目的。
夏剪的重要任务是开张角度、平衡树势、调解枝态、避免疯长,通常采取拉、扭、弯曲、摘心等对策,清除或改造疯长枝、背向枝的角度。
摘心是指剪去新梢的嫩枝一些,可留20厘米长,待第二次梢萌发后,再剪20厘米,幼树可用指甲掐去枝头。摘心可使橄榄树枝条充实,使枝条充分木质化,有利于叶子早熟、增大,增加光合作用。
弯枝一般在7~8月份进行,使新旺枝在外力作用下向下或左右偏向成长,也能够绑在自身或别的枝条上,以改变成长偏向;或将枝条盘成一圆圈,但不可折断。这类措施能够控制枝条成长,缓解果树顶端优势,让果树合理应用空间,促使光合作用,促发短枝和花芽的产生。
清理疯长枝不仅能够改善果树自身的通风透光性、加强光照,还能下降树体营养物质的无用消耗。不过,要小心的是,清理疯长枝时,剪口要平整,以防止再发新枝。
合理施药病害少
在夏季,油橄榄最容易发生孔雀斑病和天牛病,为此,栽培户要有针对性地提早防治和治疗。
张怀忠告诉记者,油橄榄孔雀斑病在地中海一带普遍出现,1974年开始,在我市的油橄榄栽培区也陆续发生。病斑在叶子初为灰黑小点,再逐渐发展,边缘由浅褐色变为深褐色。病斑外围有一黄色晕环,形如孔雀羽斑,故名孔雀斑病。孔雀斑病受害位置重要为叶子,也能感染果实及嫩枝,会引起油橄榄树叶脱落,严重时还影响油橄榄的挂果率。
防治和治疗孔雀斑病除增加管护、增强树势,来提升树体自身抗病能力外,还应适期喷洒药剂。每当雨季开始,每隔15~20天,可喷洒1次1.5%波尔多液或2~3次的0.4%代森锌溶液,来控制孔雀斑病的出现。高温、雨天后喷药成效最好,尤其是降雨天后喷波尔多液,粘着力强,极易在植物表面发生薄膜,呵护期可持续2周左右。
天牛是为害果树的常见害虫之一,油橄榄园的天牛大都来自附近的果园与林地。常见的天牛有云斑天牛、星天牛、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4种。
天牛的为害重要在幼虫蛀食树干、树枝及其根部,被害树体位置脓肿膨胀,外溢树液、木屑和虫粪。而树体内部则被咬啃穿凿孔道,以致伤口又引发其他病害,引起植株渐渐衰弱,树梢枯萎而亡。
防治和治疗天牛病一般在春夏之间进行。每年4月份,可用生石灰与水调成浆胡涂在树干上,对呵护树干、避免天牛产卵是一个好方法;每年5~8月份时期,栽培户每10天,可检查一遍,当发现天牛产卵的位置及虫卵排泄孔时,用小刀割开小口至木质部,杀死卵及幼虫;5~7月份是天牛的产卵盛期,此时可用棉花蘸取轻度的敌敌畏液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内,施药后准时检查,如蛀孔内还有新的虫粪排出,应准时补治;或用磷化铝片剂0.2克放入蛀孔内,用黏泥封闭虫孔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