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兰是石蒜科文殊兰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白花石蒜、文珠兰、十八学士。植株高可达1米,植株粗壮。具假鳞茎,长园柱形,径约10~15厘米。叶长披针形,顶端尖,质软下垂,长30~100厘米,宽7~12厘米。花葶从叶丛中抽出,稍高于叶子;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0~24朵,外具2大形苞片,披针形,向外折,长6~10厘米,淡黄白色,膜质;花被直立,白色,高脚碟状,具浓香;筒部细长,直径1.5~2毫米,上端6裂片呈条形;花两性,雄蕊6枚;雌蕊子房下位。结蒴果,球形。花期夏天,以6~7月最盛。
文殊兰原产亚洲热带,我国海南岛及台湾省等地野生许多,多分布于滨海地区,河旁沙地以及山涧林下荫湿处。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盐碱土壤,不耐寒,冬天温度不可低于5摄氏度。文殊兰成长快速,根系强大而伸展,能大量汲取水养和营养物质,故在成长时期应经常浇水、施肥尤其是在开花前后。文殊兰耐荫性较强,但在开花期需敞亮的光照。要求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而在粘重板结的土壤中根系容易腐烂。
采用分株养殖。多年生老株在茎基一些常常可萌出一圈根蘖苗,可采用支解根蘖苗养殖,待根蘖苗长到15厘米左右,用小刀在苗与母株茎盆连接处切,连根挖出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