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晴高温天气引起我市一些水稻田间水分蒸发加速,稻田发生脱水干裂。 水稻产生倒伏征象。持续的旱情容易引起水稻减产。为此,市农技推广总站发布水稻生产抗御高温伏旱技术意见,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准时组织技术人员,做好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影响的调查剖析和防灾减灾技术预警,能够因地制宜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防灾抗灾,切实减轻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酿成的不利影响。
1、浅水促分化
目前,我市渝西、渝东北、渝中部低海拔河谷地区的水稻生产已陆续进入灌浆结实阶段,渝东北、渝东南、渝中部高海拔地区的水稻尚处于分蘖后期~孕穗阶段。市农技推广总站水稻产业科专家介绍,在孕穗~抽穗扬花期,水稻代谢旺盛,外界气温高,蒸腾量大,是水稻成长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期间,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花粉粒产生期,对水分需求十分敏感,若受旱严重将导致花粉和颖花败育;而灌浆结实期是水稻干物质出现,加强粒重,提升产量的关键期间,时期,田间是不能缺水的。
据介绍,各地应采取浅水促分化,寸水保“怀胎”的水浆管理, 保证水稻成长发育及产量产生的生态用水和生理用水。同时,堤防调剂江河、塘、库、堰等工程蓄水水源,筑牢田边避免稻田漏水。处于孕穗~抽穗扬花期的稻田,应坚持3~5厘米水层;处于灌浆结实期的稻田,应坚持田间湿润,以抗御持续的高温伏旱。
2、灌深水调温
在抓好蓄水抗旱的同时,各地可经过田间灌深水调温。“高温热风条件下灌水,能改善田间小气候,使稻株群体间气温降低1-3摄氏度,穗部温度下降1-1.5摄氏度,可减轻高温对水稻花器官和光合器官的直接损伤。”专家介绍,水源条件方便的地区可实行早晨灌凉水、白天灌深水、傍晚灌跑马水的方法来抗旱降温,昼灌夜排;水源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在短期内经过调剂水源关深水2-3天,但切忌深灌时间过长,以免酿成稻株因缺氧早衰。
3、喷水增湿度
在盛花期前后,亩用水200~250千克进行叶面喷灌,能够显著下降温度,加强田间湿度,抵御高温热害。
4、干湿灌溉法
在抽穗开花至乳熟期,要堤防“养根保叶”,提升结实率和加强千粒重,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溉办法,坚持土壤湿润;在水稻完全成熟期间,不能过早断水,避免青枯逼熟。
5、增强抗旱性
能够经过根外追肥或追施生理活性物质,来增强水稻抗旱性。
在水稻成长后期,要小心严格抑制氮肥施用,以免贪青倒伏,削弱稻株对高温的抗御能力;在抽穗后15天左右,用1-2%尿素加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既有利于降温增湿,增强稻株的抗高温能力,又可以补充作物成长发育必须的水分及养分,加强粒重;也可利用黄腐酸类抗旱剂来提升水稻的抗旱性,下降水份蒸腾,提升水稻籽粒充实度和千粒重。
6、防控病虫害
各地要增加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各种水稻病虫害的监测和综合防治和治疗,准时发布预警信息,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对策进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制剂及新型药械。同时,增加专业化统防统治,减轻病虫为害,下降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