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是玉米上的主要病害。全生育期均能侵害发病,但中后期形成严重。重要感染叶子,严重时也可浸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初期仅在叶子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或卵形褐色小粉疱,后小粉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病菌夏孢子);夏孢子可进行扩展再侵害;后期病斑上生黑色近圆形突起,开裂后露黑褐色冬孢子。
玉米锈病在松江地区属年间发性病害。80~90年代局部地方产生较重,随着玉米面积减少,抗性品系栽培、90年后期一向形成较轻。近年来随着玉米面积栽培加强,个别高糖优质食用玉米的推广栽培,加上菌源在本地逐年累积,玉米锈病出现有抬头趋势,一些田块后期出现较重,严重影响成长。玉米锈病发病后重要影响叶子光合作用,铁锈色病原菌污染果穗后影响玉米品质,一般年份发病后影响产量5~10%,品质降低1~2个品级。
玉米锈病菌喜高温高湿,喜高氮多糖,间断高温高湿间断阴雨天或昼夜温差大,露水大,发病重;其它后期偏施氮肥出现重。综合解析,今年我区栽培“水果玉米”属高糖品系,因前期间断高温、成长差,后期N肥用量高,加上近期雷阵雨天气多,田间湿度高,玉米锈病形成可能达到中等形成,应导致看重,对染病品系做好预防工作。
玉米锈病的防治和治疗:1.农业防治和治疗,结合化学防治和治疗喷施磷钾肥,尽量少喷氮肥。2.化学防治和治疗:立足预防,田间查见病斑后立刻用药。(1)15%粉锈宁WP1500倍液。(2)2.5%仙生WP1500倍液。(3)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利用,应间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