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色防控让水稻身价倍增
秋意渐浓,稻谷飘香。在安徽省庐江县台创园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000亩国家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色。“今年示范区的水稻穗数足、穗型大,产量有望超过客岁。”喜洋洋公司农技员乔卫菊快乐地说。
在示范区,笔者看见一排排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矗立在稻田里,十分醒目。
“可别小看这些灯,它能够按照害虫趋光性特性,有用杀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乔卫菊介绍说,有了这个杀虫灯,今年稻田农药打得少了,长势比往年还好,真正实现了绿色又高效。
喜洋洋公司总经理华胜接过话茬:“早些年用农药时,还是有用果的,现在越用越不行,害虫也有抗药性,恶性循环。这几年,我们公司积极推广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的应用量,提升了大米品质, 保证了食品安全。”
他跟笔者算了一笔账:采用绿色防控进行水稻栽培,每亩农药利用量比普通大田减少30%,下降农药成本20元以上,水稻每亩增产200斤左右。
“不仅如此,正是.因为水稻品质的显著提高,喜洋洋生产加工的‘金福元’品牌大米每千克可卖12~16元,是市场上普通米售价的两三倍。”华胜乐得合不拢嘴。
将科技成就转化为当代生产力,绿色防控技术创造了看得见的收益。喜洋洋公司只是庐江县经过绿色防控手段“虫口夺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庐江县积极推广病虫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同时引导单项技术变全程,加速绿色防控产品、技术的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大力推广集成绿色防控技术,辐射带动全县更多水稻栽培主体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庐江县还构建利益联络机制,让绿色防控生产的优质农产品优价,由“卖产品”到“卖品牌”,从而建立绿色防控长效推广机制,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供给有力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今年庐江县水稻重大病虫重点区域防控处置率达到9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抑制在5%以内, 保证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成灾危害,取得了水稻全面丰收。
“经过基地示范和引导宣传,庐江农民一改以往见虫治虫、见病治病的习惯。”该县农委总农艺师吴周说。
吴周表示,下一步庐江县将加速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强化技术模式的集成与示范推广,不时增强绿色防控技术利用的内生动力,真正有用地实现绿色防控技术的规模化覆盖,全力 保证粮食、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