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莲又名钵莲、盆莲,是莲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其花的直径只有7-8厘米,叶高度一般在20-25厘米,直径不超过15厘米,因而特别适合在口径较小的器具内栽植,置于室内或庭院中观赏。家养碗莲栽植的时间通常在4月初,也可按照本地气温的差别,提前或延迟栽植时间。
种植碗莲,堤防了以下几点,就会叶茂花丽,满室生辉:
1、选好品类
碗莲品类重要分四型:一是白花型,如厦门碗莲、小碧台、玉碗、小玉楼等;二是粉花型,如粉娃莲、婴儿红、粉小巧等;三是红花型,如案头春、火花、满江红等;四是杂色型,如小金凤、美中红等。选择品系的要求是易开花、开花多。
2、种藕健壮
种藕的要求是色泽新鲜,具有一个完整无损的顶芽,两节壮实的节间(藕身)和留有节的尾端。凡顶芽被折断的藕,不宜做种,否则栽后当年多不开花。凡顶芽变黑、节间皮色泛紫晕,手掐有柔软感者,都不能作种。
3、栽植得法
在盆碗内将泥捣成稀糊状,装至盆碗深的3/5处,然后将藕秧顶芽朝下成20°-25°角倾斜,沿器具内壁埋入泥中,让尾端翘露泥外。栽后次日开始浇少量水,早先随叶子成长逐渐提升水位。
种藕若皮皱失水,应先用清水浸泡,待萌发嫩叶、新根后再种。
4、施肥适量
碗莲喜肥却忌重肥。利用富含有机质的新鲜塘泥为基质者,可不施底肥。花时花后,若荷叶减绿转黄,是缺肥的体现,可取两三片速效复合化肥作追月巴。
5、日光充沛
荷光喜光,栽后每天至少要有6小时的直射日光。花期的碗莲,移至厅堂欣赏,摆放时间不能超过两日,就要搬至户外培养。
6、浇水适期
碗莲什么时候都不能缺水。酷暑之下,一日要浇水2~3次。秋后碗莲将休眠时,盆内维持少量水即可。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碗莲的栽培措施:
(一)破壳与浸种
养莲首先得浸泡莲子。莲子外壳非常坚硬,浸种前必需破壳,否则不易发芽。莲子的一头稍尖,另一头稍凹,要把稍凹的那一端夹破,破壳时小心不要伤到胚芽,同时破壳位置不能过大,更不能把莲子的硬壳所有去除,这样胚芽失去呵护,极易腐烂而亡。我泡了四棵莲子,把浸种盘放到窗台前有日光处催芽,水深以浸泡住种子为宜,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第二日莲子在水中快速膨胀,并有小芽从破壳处萌发。出芽后,浸种盘里的水要随着莲芽的成长逐渐加高,但是水不宜过深。第三日我换水时不注意碰断一株莲芽,其很快就死去,只剩下三棵莲芽。第四日,当莲芽长出大约十来公分高时,我决意把它们入土移栽。
(二)塘泥和器皿
按照国内养莲专家的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加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或牛蹄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栽培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成效。但是家庭养莲不容易找到这些东西,我就按照自己的现有条件,把这3颗莲子用三种泥来养一盆用的是肥沃的湖塘淤泥,一盆用的是湖塘淤泥拌上腐质土,一盆用普通湖塘淤泥兑水泡半月。莲盆选择的是直径30-40cm,深15-20cm的圆盆。我注意地把莲子所有按进柔软的泥土里,订植于莲盆的中间,让莲芽冒出泥层,坚持较浅的水位直至出立叶。
将已破壳的种子,浸于5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种的水要清洁,不含油腻、污物,也不要用高于50度的水,否则会影响发芽。水温自然降低,最后坚持在30度左右,不宜高于40度或低于20度。如水温高于40度时,种子虽在头一天萌发快速,但早先成长则受到控制,水温低于20度时,则种子发芽成长过于缓慢。家庭少量浸种时可放入保温瓶中保温。
温度在30度的条件下,一般浸种催芽3天即可萌发,胚芽从破口处伸出。在此时期,每天需要换水1-3次,并要准时清除不能发芽的种子。在一般状况下,达7天仍不萌发的种子,就不会在发芽了。没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常常会上浮在水面上,胚芽发黄,子叶霉烂、发臭。(也能够直接用自来水浸种,不需要用温水或加热,浸种大约二天就能够萌发。)这是碗莲的栽培办法的第二步。
开始对种子进行水培育苗,种子出苗后,应在25摄氏度左右条件下进行水培育苗5-7天。在水培育苗时期,莲苗根系吸取力弱,成长重要依靠种胚供给营养物质,一般不需要施肥。
(三)光照与立叶
碗莲是阳性植物,不能像阴性植物一样,在室内培养,光芒不足疯长荷叶不说,还不能孕蕾开花。我把莲盆放在楼顶全日照的露台上,让它们充分享受日光大餐。入土后的莲芽很快长成浮叶,立在水面上,这时水深可增至3-5cm左右。管理上要随时捞出莲盆里的水苔和藻类,提升土温,利于立叶尽快挺出水面。出立叶后,水位逐渐加高至盆沿。当立叶长出2-3片时,可将老残发黄的浮叶摘去,坚持盆面通风透光,这样有助于目后着花。
(四)保水与防风
碗莲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一旦失水,叶子就会焦边,甚至整片枯黄;但又怕大水浸没叶子,更怕大风,一旦大风折叶伤根,碗莲轻则受伤无花,重则死亡。夏季遇到暴雨,水位高过叶面时,要准时倾倒盆内过量的水,坚持原有水位。而7月的太阳热烈如火,莲盆里的水每天都会被蒸发掉部分,又需要准时续水。我每天用露天鱼池里的水给碗莲续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露天鱼池里的水柔和莲盆里的水温比较接近,碗莲不至于因为温差过大而受伤:其二,鱼池水里有鱼粪,富含天然的磷钾肥,能补充碗莲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用自来水续水,千万不要直接将冷水浇入莲盆,以防“伤风”,最好其它用缸盛放,晒一、二天后,待水温增高至与碗莲盆内的水温大致相同时再用。碗莲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洗菜水、洗脸水都可晒后重新使用。
(五)开花与入冬管理
8月15目,我给碗莲续水时,惊奇地发现其中一盆碗莲竟然有花蕾悄悄探出水面,当时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看过的资料都介绍说碗莲一般60天开花,有些早花品系也要在出5片立叶后可能出花蕾,而我的碗莲才有3片立叶,第四片立叶刚刚冒出水面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展开,怎么就有花蕾发生?真是意外的惊喜呀。8月21日,第2个花蕾也冒出水面,8月26日,孕蕾11天后,第一个花蕾开花。
立秋前后气温降低时,碗莲进入藕阶段,体现为盆土显著膨胀。这时盆内水位要下降,只留少量水为好:越冬碗莲即将进入休眠,要剪去枯叶残花,搬至避寒向阳处,将水倒去,坚持盆泥呈稀糊状不干即可。
家养碗莲种活并不难,但要想莲叶繁茂、莲花盛开,都必做堤防抓好以下六招,这是碗莲的栽培措施必需小心的几点:
1.品类要好 最好从有关育种单位或公司引进株小、形美、易开花的碗莲品系,如白雪公主、娃娃莲、娇容等。如果有条件可多引进几个品类,将其搭配栽培,观赏成效更好。
2.栽植器具不可太小: 碗莲并不是种在普通的碗中的莲花。因为碗太小、太浅,能装的营养物质土太少,莲的根系在碗中无法伸展,植株无法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因而成长不良,无法开花。最好选择口径在25厘米以上,高20厘米以上的荷花缸、陶瓷缸、塑料盆、塑料桶等。如果栽植器皿较大,还可将2-3个品系栽植于同一个器皿中,提升其观赏价值。
3.精心培育莲苗:碗莲有两种繁育方式,一种是分藕繁育,一种是种子繁育。分藕繁育比较简单,当春天气温稳定回升至15摄氏度以上时,直接将挖出的母藕,分成带2-3节主藕、子藕或孙藕(起码需带有一个完好的顶芽)的藕种即可。种子繁育比较麻烦,由于莲子外壳坚硬密实,不能直接播种,需要先破口、浸种、催芽、育苗。破口时需小心,莲子的一头有小突尖,另一头有小凹点,应将有小凹点的一端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磨破(或用老虎钳子夹破)一个小口,但不要伤及种胚,也不要去壳,然后将种子浸入水中放于室内,每天换水2次,1周内能够发芽。种子发芽后,应将其摆放在向阳处,小心保水,增加光照,2周后长出细根和2-3片幼嫩的小荷叶时便可移栽。
4.栽前培肥泥土,栽时护好顶芽:碗莲种植喜肥,缺肥则发根长叶缓慢,植株缺乏生机。因此最好取富含腐殖质的塘泥或稻田泥作种植用泥。栽植前将泥投入器皿中加水浸泡,待泥融化变软、水澄清后移栽。如果用藕种栽植,要将其尾部略翘起,呈头低尾高状,倾斜压入泥中。如果用种子繁育的荷苗栽植,将小荷苗的细根轻轻按压入泥中即可。需要特别小心的是,分藕或栽藕时,要细心呵护好种藕的顶芽,不能碰伤或伤害。移栽莲苗时,切不可折断叶柄,以免影响其成长。莲苗栽后在器具内加适量水,使叶子自由紧锁于水面,千万不可把叶子淹没水中,然后将其置于丰富的日光下,促其迅速健壮成长。
5.栽后科学管水施肥:碗莲初栽时灌水不宜过深,坚持3-5厘米浅水层即可,否则温度过低,不利于莲苗生根发育,甚至会发生烂根死苗。随着植株逐渐长大,叶子增多,可慢慢加灌清水,使其叶子始终浮于水面,避免因缺水发生叶边焦枯萎黄征象。碗莲成长旺盛季节,对肥料需求显著加强,如果栽植器皿较小,会因肥料供应不足,形成植株脱肥、叶子泛黄征象,此时能够追施少量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但要小心抑制肥料用量,做到稀肥勤施,避免烧苗。
6.摘除多余叶子:碗莲成长后期,荷叶长得过量过密时,可恰当摘去一些叶子,以利通风透光,同时还可促使开花,提升观赏价值。
小心:无论什么品系的碗莲,碗莲的栽培措施都要考究用什么样的器皿栽种,碗莲都要陈设于庭院、露台、房顶或者另外日光丰富之处,否则会因光照不足,酿成叶子繁茂,却开花稀少,甚至不开花。如果需要室内陈设,可在即将开花时将盆器搬到室内,等花谢后再搬至原处,接受日光的沐浴,使其成长健壮,再度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