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开花结果期,很容易受到灰霉病的侵染。特别是阴雨潮湿天气,更是给它供给了良好的发病条件,受害草莓减产严重,有的甚至绝收。
草莓灰霉病的识别
灰霉病可对叶子、叶柄、花器、果梗、果实等器官酿成为害,其中以花、果的为害最重。
花器发病
幼嫩的花器容易染病,侵害初期花萼发生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随后发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经过花萼逐渐延伸侵害子房及幼果,最后引起幼果上发生水浸状病斑。
此类花萼反面呈红色,果实停止发育,产生僵果,也是灰霉病危害所致,多发于温室草莓中。
果实发病
果实感病多出现在绿果上,侵害初期在果实上出现水浸状病斑,病害进一步发展产生褐色病斑,并且病原菌向果实内部纵向侵害。在雨天、浓雾或高湿的环境下,病斑快速扩大,在病果上出现灰褐色霉层,加快病害的传播。空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引起果实脱落。
成长期染病的果实,采收后会继续腐烂。
叶子发病
感病的花瓣脱落到叶子上或依靠近地表的叶子容易感病,初期在叶子上发生水渍状小斑点,后向外发展,产生灰褐色水浸状大斑,一些病斑具有轮纹,最后蔓延到整片叶,引起叶子腐烂、干枯,病斑位置后期出现灰褐色霉状物。
叶柄发病
初期叶柄颜色变浅,发生水渍状小斑,扩大后呈长椭圆形,在湿度大的条件下表面会着生灰褐色霉层。
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草毒灰霉病的发病受多要素影响,比如:品系、气温、湿度、光照条件、栽植密度、管理方法和施肥情况均可诱发。
● 灰霉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高发期为始花期至座果期。
● 一般叶密而薄,花茎下垂,果柄弯曲,果实被盖在下面的品类发病较重。
● 如遇连阴天和光照不足的天气,温室内空气湿度长时间处于90%以上,田间积水,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草莓灰霉病的出现。
● 氮肥施用量太高,土壤黏重,多年连座的地块也利于灰霉病的形成。
灰霉病该怎么治?
草莓花期长,分期结果不显著,果实采摘的间隔期短。所以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和治疗,应以农业方法为基础,花期药剂防治和治疗为保证。
1清除病残体
冬春天仔细清园,把枯枝、发病叶片和杂草集中烧毁。在北方结合地膜覆盖,不仅可减少越冬菌源,又可减少死秧,增强植株抗性和成长势,缓苗快,病害轻。
2增加种植管理
合理密植,调解叶果比,增强通透性,下降小气候湿度。在多雨的地区应采用高畦种植,小心排水。
对易染病的品系,要抑制氮肥的施用量,在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磷钾源库500~800倍+硼肥,能提升座果率,加强果重与含糖量,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严格抑制棚内的温度、湿度,草莓进入花期早先,白天棚内温度应抑制在25 摄氏度以上,夜间12 摄氏度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可恰当延长通风时间,抑制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3生物防治和治疗
发病初期,可选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和治疗,5~7天喷施1次,间断喷施3次。
4药剂防治和治疗
草莓在露地、促成或半促成种植条件下药剂防治和治疗的最佳期间是草莓第1级花序有20%~30%以上开花,第2级花序刚开花时。当发现花柄开始变红、下垂,花托后有小红点,需准时用药防控。
有用药剂有:嘧菌酯、万霉灵、速克灵、扑海因、灰克、腐霉利、百菌清等,7~10天喷1次,间断喷3~4次。
药剂防治和治疗时,要小心药剂的交替利用,减缓抗药性的发生。间断阴雨时可选用百菌清、速克灵、灰霉清等烟剂进行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