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摘芹菜在即墨市大沽河蔬菜产区已产生规模,扩展势头良好。这是一种栽培之后能够间断劈摘外叶,分次采收的种植对策,具有生产周期长、产量高、效益好的特性。总结多年试验结果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种好劈摘芹菜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选择品类。劈摘芹菜生产周期将近一年,要求品系实心、品质好、产量高、抗病、耐热、耐寒、耐贮运。新种子有休眠的特征,一般利用前一年的种子播种。主栽品类有潍坊青苗、天津黄苗、四叶齐等。
二、播种育苗。一般在6月份进行播种育苗,用48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之后用清水淘洗,晾干后播种。
三、整地施肥。选用2~3年没种过芹菜、易排灌、地力肥沃的地块做定值田。深耕20~30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kg、尿素30公斤、酵素菌肥50kg、过磷酸钙80公斤、硫酸钾40公斤、硫酸锌8公斤、硼砂4kg做底肥。
四、做畦。考虑到冬天棚室管理和采摘芹菜的方便,应设计好棚室和菜畦的尺寸。一般棚室宽8~10米,棚内两侧各有一个1米宽的小畦,中央地块畦宽2~3米为宜,畦长30~40米。
五、订植。一般在立秋后按株、行距16厘米×18厘米定值。芹菜苗主根只留2.30厘米,其余割断,以利于缓苗。
订植有两种办法:一是边订植边浇水,订植结束后,再浇1次订植水;二是先浇1次水,待水渗下后进行订植,最后再浇一次水。
六、田间管理
1、缓苗期:订植后一般需要7~10天缓苗,缓苗后15天内应抑制浇水,以促发新根。
2、扣棚前:扣棚前要使用秋天晴天多、光照好的有利条件,准时浇水施肥,坚持土壤见干见湿,促使芹菜茎盘成长,提升单株产量。当芹菜长到70厘米以上时,应准时劈摘叶柄出售。
3、扣棚:一般在立冬前后、寒流来临之前进行。扣棚前,要摘去烂叶,并喷施5%蚜螨克星3000倍液防治和治疗蚜虫、冲施40%乐斯本500毫升/亩预防地蛆,多菌灵750毫升/亩预防菌核病。
4、扣棚后:芹菜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要准时通风排湿,调节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白天抑制在15~20摄氏度,高于20摄氏度要准时放风,夜间抑制在10摄氏度左右。经常清洁棚膜,以利透光。小雪前后棚室要加盖防寒膜,雨水前后撤去防寒膜,清明后撤去草苫,并开始通底风。
5、肥水管理:芹菜每次劈摘外叶后或每隔20~30天,要准时浇水施肥。浇水宜选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进行,应小水勤浇,忌大水漫灌,避免湿度过大。每次冲施氮钾复合肥20公斤/亩,或稀土、腐殖酸、氧基酸液态冲施肥20公斤/亩。芹菜对硼、钙两种元素较敏感,缺乏这两种元素会发生空心,叶柄开裂、黑心、小枝丛生等症状。一般每隔2~3次冲肥时,要冲施硼砂1公斤、活性钙肥4公斤。同时冲施硫酸锌2公斤,以提升芹菜中有用锌含量,加强其营养物质价值。
6、病虫害防治和治疗:防治和治疗原则是:许多菜农在芹菜发病高峰期,隔2~3天打1次药,认为药打得勤就可避免病害蔓延。其实,这时打药,不仅干扰碳水化合物的正常合成,还可引起抗病能力降低。选用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的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规定,尽量采用烟剂或粉剂防治和治疗病害,忌打药过勤。在密闭的芹菜棚室内施放烟剂或粉剂防治和治疗病害,不加强棚内湿度,成效较喷雾法显著,且防治和治疗较为彻底。防治和治疗斑枯病和叶枯病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次用药200克/亩;防治和治疗菌核病可用10%速克灵烟剂,每次用药250克/亩。傍晚时将烟剂分点布放在棚室过道上,由里向外逐一用暗火点燃,着烟后立刻密闭过夜。一般7~10天1 次,间断施放2~3次。
7、长相判断:识别芹菜长相对促使生产管理和防治和治疗病虫害非常主要。当芹菜成长旺盛时,叶子上举,叶缘尖处呈黄白色,早上有吐水征象,地面遍布芹菜的白色须根。芹菜成长情况差时,叶子下披或心叶颜色暗绿,成长缓慢,易出现病害。
8、采收:芹菜采收重要依靠逐次劈摘外叶。劈摘叶柄时,留2~3个心叶即可。一般春节前能够劈摘外叶3次,春节后劈摘外叶4~5次。如果芹菜只有1~2个外叶能够劈摘,这时能够加大通风量控制外叶成长,促进心叶成长赶上,就能够一次劈摘多个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