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 因素
空杆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长大的征象。而秃顶是指果穗顶部不结实,当雌穗顶部花丝抽出时,雄穗已散粉完毕,因而得不到花粉受粉受精。
缺粒有两种,一种是果穗的一面有若干行由基部到顶部都不结实,即缺行;另一种是满天星缺粒,即果穗上只结少数子粒。前一种多出现在雌穗吐丝时遇到连日阴天,花丝成簇向一面下垂,影响下部花丝的正常授粉。果穗着生角度大的更容易出现此类征象。后一种出现在雌穗发育较迟、抽丝较晚的植株上。
玉米形成空杆、秃顶、缺粒的重要起因是:
1、密度不妥。密度过大酿成植株过早封行、荫蔽,使果穗的功能叶受到的光照不足,缺乏营养物质,腋芽不能转为花芽,影响雌穗成长发育。一般密度越大,空杆率越高。同时由于叶子互相交错,常常酿成花丝受叶子遮盖,而不能受粉导致缺粒。
2、养分物质供应失调。养分不足,空杆率增多;氮、磷、钾配合比例不妥,也能加强空杆率。如果缺磷、钾,穗分化迟缓,开花延迟,甚至由于养份转运受阻,雌花发育遭到破损。雄花的不孕花粉增多,受粉条件恶化,导致缺粒。
3、不良气候条件影响。在玉米雌穗发生期和发育期间过分干旱,则雌穗不能抽出或抽出而不能吐丝。雌雄穗分化期如阴雨绵绵,阳光不足,光合强度减低。土壤长期积水,通气不良,根系汲取能力减弱,养分物质少,不能进行此穗分化或分化后不能正常发育;土壤水分不足,则雌雄花穗两者开花间隔时间延长可达10~20天,加上果穗顶部开花最迟,当花丝抽出时,时而花粉源不足,失去受粉机会而产生秃顶。
4、种植技术不良。种子质量差,整地粗放,土块大,覆盖不匀称,使出苗不齐,植株成长势差别,产生强凌弱,大欺小,弱株很难结实加强空杆。此外如播种期过早过晚,中耕管理不准时,发生草害。排灌不佳,地下水位高,土壤过湿等等都影响玉米生生长发育,发生空杆、秃顶和缺粒。
二、防治和治疗办法
1、合理密植。按照土壤性质、施肥水平、水利条件、品类特点等决意每亩株数及栽培方式。
2、适量施肥。除施足底肥外,针对玉米不一样生育期间对养料要求,合理施追肥。
3、选用良种。在自然条件差,气候变化大,土质瘦薄地区,因地制宜选用耐脊、适应性强的硬粒种或半马齿种。种子质量要高,种子要进行精选。
4、提升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使出苗整齐一致不产生强弱株。
5、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秃顶、缺粒重要是授粉不良和水分、营养物质不足,因此避免秃顶、缺粒最好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同时增加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