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旱和丰产性能好的品系,是提升旱地玉米产量的有用办法。鲁单981等品系具有抗旱高产的特性,根系发达、成长快、入土深;茎叶茸毛多,气孔开度小,蒸腾少,在水分亏缺时光合作用降低少;光合强度高、灌浆速度快、灌浆时间长、经济系数高,因而产量高。
二、深耕深翻,以土蓄水
秋天深耕深翻以土蓄水是解决旱地玉米需水的主要渠道之一。在10-40厘米的耕层范围内,产量随耕翻深度的加强而逐渐提升,以耕翻40厘米产量最高,比耕深20厘米的增产20%左右。因此,要想使旱地玉米增产,必需在种麦前逐年加深耕层,加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应用有限水源,提升玉米产量。
三、适时套种,充分应用自然降水
使用玉米苗期较耐旱的特性,实行麦田套种,使玉米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基本吻合,可基本满意玉米成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玉米套种时间一般在5月底6月初(即麦收前7-15天)进行,这时一般年份都有一次下雨过程,利于出苗,但出苗后又常遇干旱,而此期干旱对玉米幼芽影响不大,因这时玉米叶面积小,需水少,经短时抗旱锻炼,还能起到墩苗的作用,促使根系成长,增强汲取功能,提升抗灾能力。7月份汛期来临时,玉米已进入大喇叭口期,营养物质成长与生殖成长并进,是需水最多的期间,这时下雨多,满意了玉米的需要。同时,玉米套种既防止了“芽涝”,又延长了生育期,能充分发挥中晚熟大穗玉米品系的增产潜力,获得高产。
四、合理密植,经济用水
旱地玉米产量构成三要素最活跃的要素是单位面积穗数,其次是穗粒数,而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与栽培密度有关,一般状况下,加强栽培密度就等于加强了单位面积穗数。旱区玉米产量不高的重要 因素之一就是密度偏稀。因此,恰当加强栽培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谐好穗数、粒数和千粒重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旱地夏玉米高产的主要环节。鲁单981每公顷栽培密度在43500-49500株,鲁单984每公顷在49500-57000株,高产田可恰当加强。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早熟品系宜密,晚熟品系宜稀;高产田取上限,低产田取下限。
五、增加田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
一是早减苗定苗。3-4叶时期苗,4-6片可见叶定苗,防止苗子拥挤,争肥争光争水。
二是中耕促根。中耕一般应进行2-4次,以锄草松土、通气促根、蓄水葆商。
三是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可促使玉米根系成长,提升玉米抗旱能力。要改“一炮轰”施肥为分次施肥,肥力高的地块氮肥以3:5:2比例为好,即所有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做苗肥,50%氮肥用做穗肥,20%氮肥用做粒肥;中肥力地块氮肥以3:6:1比例为好,即所有有机肥及磷钾肥和30%氮肥用于苗期,60%氮肥用于穗期,10%氮肥用于粒期。肥料要深施入土10厘米,以提升肥料应用率。山区水浇条件差,要积极兴修水利,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奋力扩展灌溉面积,增强抗灾能力。
四是覆膜覆草。春玉米覆膜能增温保商,夏玉米重要起保商作用。玉米地覆盖麦糠和麦穰,能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减轻地表径流,加强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公顷覆盖麦穰4500公斤,0-20厘米土壤含水量可加强8%左右,对当季玉米增产16%左右,对下季作物增产18%左右。
五是防治和治疗虫害。苗期重点防治和治疗黏虫、地老虎和蓟马等,大喇叭口期防治和治疗玉米螟,后期防治和治疗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