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地菜农咨询棚栽黄瓜的问题较多。现将有关咨询问题及800专家解答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每年冬天棚栽黄瓜都形成“花打顶”征象,产量严重下降,是什么 因素、怎么防止?
答:黄瓜花打顶的重要起因是夜间温度低(特别是间断10摄氏度以下)、土壤长时间水分不足、施肥量过大酿成的。在持续低温、干旱、土壤溶液浓度太高的状况下,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汲取困难,长势衰弱,节间缩短,但花蕊继续成长,雌、雄花开到顶端,且由花芽封顶,俗称“花打顶”,在此类状况下很难结出商品瓜了。防止和解决花打顶的办法:一是调控棚温,白天25-28摄氏度、夜间15-20摄氏度;二是适量浇水,做到不干旱、不过湿,可膜下小水灌溉,有条件的以滴灌最佳;三是适量施用基肥和追肥,不要盲目过量的施用农肥、化肥(特别是磷肥)及饼肥做基肥,追肥用量也不能盲目过量。只要掌握好这三项方法,花打顶是完全能够防止的。
二、黄瓜疯长,秧子旺但开花少、开花节位下移,产量严重下降,是什么起因,怎么办?
答:当棚温太高、特别是夜间温度高,水、肥过量、特别是氮肥营养物质过量,氮磷失调,光照不足的状况下,容易导致疯长、花少、开花节位下移,甚至光长秧子,不结瓜。其解决措施同防止黄瓜花打顶的3项办法基本一样,即对棚温、土壤、水分和养份的抑制。只是在对营养物质的抑制上应防止用氮过量、用磷过少。黄瓜对氮、磷、钾的吸取比例大致为1:0.8:1.5,应充分考虑土壤营养物质情况合理选用配方肥,一般可亩用美盛18~12~18、18~12~20、16~12~20或16~16~16、19~19~19配方肥80-100千克及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2-3千kg、适量的硼肥、锌肥作基肥,结合耕翻全层施用;配合23~7~12硝酸钾型冲施肥,从根瓜坐住开始,结合浇水每次或隔次亩冲10-15kg。合理的养份投入,对防止疯长及花打顶均是十分主要的。当前的突出问题是用肥量过量、营养失调,必需小心解决。
三、问:连日大雾,常产生化瓜,怎么办?
答:每年的11月中、下旬到翌年1月份,常有间断雾、雪天气,光照弱、气温低(白天低于20摄氏度)、养份供应不足,以及一节多瓜的状况下都容易导致化瓜。重要应从调控光照、棚温、水分、营养上解决问题,各项要素的调控指标同花打顶的调控指标是一致的,但化瓜对光照更敏感,应在棚内增设增光设施,并尽量加强开帘时间,遇到弱光条件一节只留一瓜为好。
四、黄瓜尖嘴甚至烂尖是怎么回事、怎么解决?
答:某些单性结实品系,花期温度太低,受粉困难,同时土壤过湿,长势衰弱,营养物质不良,是产生尖嘴瓜的主要起因;相反若持续气温偏高、干旱,或施肥过量、过少,都不利于水分、营养物质的汲取,同样导致植株衰弱,养份不良,也会发生尖嘴瓜。当温度、水分、营养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必然发生生理性缺素症,包括某些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最终引起生理性烂尖。
同花打顶、疯长的解决方法一样,其根本的解决渠道首先是抑制好棚室的温度、水分和营养,同时小心对某些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五、瓜农问:同一个棚室会阶段性长出大肚瓜和蜂腰瓜,商品价值大打折扣,是怎么回事、怎么防止?
答:大肚瓜和蜂腰瓜重要是受精不一致酿成的。已受精发育成种子的位置,有机营养物质供应充分,营养物质体发育也充分;而未受精未发育成种子的位置,则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养分体发育不良。由于棚栽条件下受外界环境(如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的影响,有时适合受精,有时不利于受精,这类阶段性变化就会在同一条黄瓜上发生适合~不适合~适合变化的状况,必然产生大肚瓜和蜂腰瓜。
其解决对策重要也是从调控棚室的光照、温度、水分、养份等要素上下功夫,应从坚持各项要素指标的基本稳定上做起,同时应小心对硼肥、锌肥的施用,才有利于瓜条顺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