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甜玉米推广使用面积逐步扩展,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为了促使甜玉米的生产取得长足的进展,本文综合解析数年种植实践,提出甜玉米种植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1 精选品类
选择品系要堤防以下四项原则,首先,考虑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本地的株型紧凑、高产、优质、多抗的良种;其次,若加工成罐头制品,就选用普通甜玉米即可;第三,如果以鲜果穗上市,应选用超甜玉米品类;第四,要使早、中、晚熟品系搭配种植,陆续上市。近几年,本地种植的甜玉米品系有甜如蜜8号、晶甜3号、晶甜8号、甜蜜等等。
2 隔离抑制
如果甜玉米与其他类型的玉米相互串粉,则其甜度会大大下降,从而下降、甚至失去了甜玉米应有的实际价值,因此,要采取隔离方法,以保品质纯正。在生产上,常用的隔离对策重要有两种,即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空间隔离是指甜玉米与其他类型的玉米相互间距应在400m以上;时间隔离是指甜玉米与其他类型的玉米的播期应相差1个月。
3 适时早播
肯定春玉米播期的依据重要指温度,应在5―10cm土层达到10―12摄氏度以上时开始播种,本地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玉米应在前作收获后,及早抢种,宜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播种,播种越早,产量越高。
4 整地精播
若条件许可,尽量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栽培,同时,精细整地,使土壤平整、疏松。由于甜玉米,尤其是超甜玉米淀粉含量较少,子粒瘦秕,发芽率低,顶土力弱,所以甜玉米在播种时应恰当浅播,播深不超过4cm,超甜玉米一般不超过3cm。播种时落种深浅尽量一致,随播随培土,同时,能够随种施用大颗粒玉米公用肥,每穴3―4粒,亩用4―8公斤。
5 合理密植
如果甜玉米栽培密度太大,产出的果穗不利于达到商品要求的标准;密度太小,单产又紧接着下降,不利于增产、增收。甜玉米栽培密度一般为每亩3500―4000株。在减苗定株方面,可采用2―3次剪苗定株法,去弱存壮,去过大或过幼芽,留匀称一致苗,在缺苗处可在一端或两端留平衡成长双株。3―4叶期留苗约为亩成穗数的1.3倍,5―6叶期定苗,抽雄吐丝期准时去掉不能抽穗的弱株。其它,甜玉米的分蘖特点较好,分蘖常常能够结成就穗,为保证果穗的质量,要将多余的分蘖除去。
6 肥水运筹
在亩产400―500公斤的目标产量条件下,施肥量约需纯氮17―18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4―5千克。底肥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追肥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追肥以拔节肥和穗肥为主。一般基、种肥足且产量水平较高的田块,通常采用“前轻后重”的追肥法,即轻施拔节肥,重施穗肥,二者施肥量之比为4∶6;基、种肥不足且苗情较差的田块,以“前重后轻”的追肥法,即重施拔节肥,轻施穗肥,二者施肥量的比例为6∶4。
完善沟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丰收。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的下线时,就应灌溉。一般甜玉米生育期中灌溉分4次,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当形成涝害时,要准时做好排涝降渍工作,以保障甜玉米得以正常的成长发育。
7 防治和治疗病虫草
甜玉米比普通玉米甜,极易招致玉米螟、蚜虫等害虫的为害,致使果穗商品质量降低。因此,尤其要增加防治和治疗。其他方面也要保持“以农业防治和治疗、物理防治和治疗、生物防治和治疗为主,化学防治和治疗为辅”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
8 适期采收
假如甜玉米收获偏早,子粒内含物太少,含糖量低,风味差;甜玉米收获偏迟,子粒内糖转化为淀粉,果皮变厚,吃到口中渣子多,失去了甜玉米的特有风味,所以,一定要适期采收。在肯定采收期时,能够经过看花丝变化、手指掐嫩子粒、品尝甜味等经验性对策来肯定是否采收,采收时间一般在果穗吐丝后22―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