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包括秸秆处理、免耕播种、化学锄草、机械深松、肥料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治疗等技术环节,是与当代农业技术、简化种植技术及生态需要相适应的先进农作体系,国外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大面积生产使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玉米免耕栽培机械化技术研究,随着种子质量、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耕作种植技术等逐步提升,我国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不时扩展和完善。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
二、增产增效状况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在未耕土地上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盖土和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目前免耕直播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近年已在北方春玉米区及黄淮海夏玉米区大面积推广使用,在全国各玉米主产省份均广泛开展了试验示范,技术利用成效良好,技术先进可行。由于该技术具有简化、节本、环境友好等多项优点,深受农户欢迎。
三、技术要点
(一)播种技术
1.春玉米免耕播种。
(1)品系与播期。北方春玉米免耕播种时有秸秆覆盖且多为平作不起垄,地温提高较慢,较传统耕作模式推迟3-4天。品系应选用生育期略短、抗病抗虫性强、稳产性好的品类,低洼地湿度大、盐碱地不宜免耕播种或恰当推迟播期。
(2)播种质量。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3-4厘米为宜。参考品系密度要求、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肯定播种量,播行内、播行间播种量误差不超过5%。
(3)肥料运筹。秸秆还田状况下,加强底施氮肥用量利于秸秆的腐熟;前茬秸秆少的状况下,要提升追肥的用量。基肥与播种同机分层深施或侧施,结合旋耕或造墒撒施。追肥结合中耕深松采用条施或穴施。
2.夏玉米免耕播种
(1)前茬处理。麦秸和麦茬对夏玉米播种质量及新苗的成长均会出现一定影响。小麦收割时留茬高度抑制在20厘米以下,选用装有秸秆切碎和抛撒装置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将粉碎后的麦秸匀称地抛撒在地面并出现覆盖。
(2)品系选择。夏玉米免耕栽培可以减少农时消耗,品系选择标准与当地通例生产相同,适宜选择产量潜力高、抗逆力强,经过国家或当地审定推广的耐密型品系,所选种子应达到国家大田用种子质量标准以上,种子要通过精选和包衣剂处理。
(3)精细播种。由于小麦收获后土壤干、硬,麦秸和麦茬也给播种作业带来一定难度,提升播种质量成为夏玉米免耕直播技术的关键。播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行距一致、培土一致、镇压一致”,避免漏播或重播。种肥同播的要小心种肥隔离,肥料施入土壤的部位距离种子行要大于4厘米。
(4)水肥管理。为抢时早播,免耕夏玉米先播种再浇“蒙头水”(指作物播种后、出苗前浇的水),以保证玉米种子可以正常萌发和出苗;施肥指导原则为“重施氮钾肥、酌施磷肥、补施锌锰微肥”。一般采用种肥、穗肥二次施肥策略。
(二)播后管理
1.化学锄草。受秸秆覆盖以及遗留杂草的影响,免耕播种玉米田的宜采用播后苗前锄草和苗后锄草相结合的“封杀”锄草策略。按照田间杂草产生状况,合理配方,药剂搅拌匀称,适期适量匀称喷洒,漏喷、重喷率≤5%。选择合理的喷洒方式和机具,小心操作安全。
2.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免耕地块病虫害的产生状况和程度与通例生产方式存在一定不同,应保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的原则。
3.深松、施肥。春玉米区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成长季节进行中耕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深耕为20-25厘米。深松不翻动土壤,不破损地面覆盖,一般在苗期进行。夏玉米区可结合机械追肥进行中耕。
4.秸秆还田。玉米秸秆可采用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装置粉碎,或收获后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也能够使用饲草捡拾打捆机将秸秆打捆做饲料。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切碎长度≤100毫米,切碎长度合格率≥85%,抛撒匀称。
四、适宜区域
春玉米区和夏玉米区均可参照执行。
五、小心事项
1.免耕生产技术对播种机具和播种质量的要求高,应尽量选择适合本地区生产模式的免耕播种机具。
2.种、肥同播的小心种肥隔离。
3.堤防掌握好锄草剂施用时机、用药浓度,避免药害形成;增加免耕条件下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工作。
4.春玉米免耕种植3-4年后,按照需要可恰当进行一次深翻;夏玉米免耕栽培与冬小麦季的深耕或深松相结合兼顾考虑。